传染病的诊断,是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在分析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基础上,探讨死因与,病因过程中,应注意各种变化之间的关系,病变新旧、大小与病程发展的关系,局部病变与全身病变的辩证关系,以及病变特征与临诊资料之间的关系等。当前猪病常常是多病原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造成病变群组合复杂多变,都增加了诊断难度。特别是对新出现的传染病诊断,作为确诊一种新传染病时,分离出来的病原体应当是在发病第一时间出现患病动物的病原体。诊断任何疾病,应当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临床与病理学诊断,然后需做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诊断、动物试验等,对所获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最后才能确诊。为进一步治疗和采取防疫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一、流行病学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是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各种传染病的特点不同,调查的侧重点也不同,通常进行以下四个方面的调查。
1.流行情况调查 发病的时间、地点和传播情况;疫区内病畜的种类、数量、年龄、性别和分布情况;该次流行的感染率、发病率、病死率(致死率)和死亡率。
2.传染源 调查本地过去是否发生过类似的疫病?在何时何地发生过类似疫病?流行情况如何?是否经过确诊?有无历史资料查询?何时采取过何防治措施?效果如何?如本地未发生过类似疫种防治措施?效果如何?如本地未发生过类似疫,附近地区曾否发生?这次发病前,曾否由其他地方引进畜禽、畜禽产品或饲料?输出地有无类似的疫病存在?
3.传播途径和方式的调查 本地各类畜禽的饲养管理方法、使役和放牧情况如何?牲畜流动、收、调拨及卫生防疫情况如何?交通检疫、市场检疫和屠宰检验的情况如何?病死牲畜处理方式如何?有那些助长疫病传播蔓延的因素和控制疫病蔓延的成功经验;全疫区的地理、地形、河流、交通,气候、植被和野生动物、节肢动物等的分布和活动情况,它们与本次疫病的发生和传播有无关系?
4.发病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情况调查 群众生产和生活的活动情况和特点;畜牧兽医机构的设置和工作情况;发病地区的领导、兽医、饲养员和群众对疫情的看法如何?
二、临床与病理学诊断
疾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形态学变化,是机体与致病因子相互斗争的结局,其形成过程是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疾病的症状与病变是客观存在的客体。每种猪病都有相应特定的致病因子,当致病因子用于动物机体后,机体出现一系症状与病理变化,形成的“症候群”与“病变群”具有诊断价值,“症候群“与“病变群”作为诊断疾病依据。
(一)临床诊断
家畜传染病的临床诊断是借助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等对病畜进行直接检查和对血、粪、尿等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