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猪病的外观变化、病理变化及采样部位
消化系统类
1.猪传染性胃肠炎:
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病猪出现淋巴结肿胀且肠系膜淋巴管内无乳糜,粪便呈黄绿色、灰色或白色,含乳凝块,小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物,含泡沫和未消化小乳块,肠壁变薄、弹性降低,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空肠绒毛显著缩短,仔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部黏膜轻度充血,有时黏膜下有出血斑,肠系膜血管扩张。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粪便、小肠、乳汁和肠系膜淋巴。
2.猪流行性腹泻:
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各年龄段猪只(尤其仔猪)发生剧烈水样腹泻。剖检可见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膨胀,充满淡黄色液体,肠壁菲薄,部分小肠黏膜有出血点,显微镜下观察,小肠绒毛显著变短,严重病例绒毛萎缩或消失,胃内常充满胆汁样的黄色液体。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肛拭子、粪便、小肠内容物或组织、乳汁以及肠系膜淋巴结等样品。
3.轮状病毒感染:
由轮状病毒引起,主要侵害仔猪。感染猪只粪便呈黄色、灰色或黑色的水样或糊状腹泻。剖检可见肠道病变显著,肠管变薄,尤其小肠壁薄呈半透明状,内容物为液状,呈灰黄色或灰黑色,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小肠绒毛缩短,有时伴有小肠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胃部病变表现为胃壁弛缓,充满凝乳块和乳汁。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粪便、小肠(内容物或组织)、乳汁以及肠系膜淋巴结样品。
注意,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感染后症状类似(小肠变薄无弹性),需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诊。

4.猪梭菌性肠炎:
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主要侵害7日龄以内仔猪。粪便颜色随病程呈特征性变化,由红转黄渐变为灰。剖检病变主要集中在空肠,有时波及回肠,可见空肠呈暗红色,肠腔内充满血液,腹腔内腹水呈红色,病程较长病例中,肠黏膜可呈现黄色或灰色的坏死性变化。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粪便、肠内容物、病变肠段以及肠系膜淋巴结等样品。
5.猪痢疾:
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以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为主要特征。病初软便或稀便,不久粪便中有大量粘液和小血块;有的出现水泻,排除红白相间胶冻物或血便。患病猪小肠、大肠出现病变,呈现大肠卡他性、出血性肠炎,肠系膜及其淋巴结充血、水肿,肠腔内充满粘液和血液,病程稍长时,粘膜上形成麸皮样或豆渣样的黄灰色纤维素假膜,且容易剥离。

实验室检测诊断时,粪便和肠系膜淋巴结是重要采样部位。
6.沙门氏菌感染:
由沙门氏菌引起。保育猪感染后体温升高,被毛粗乱,拉稀,耳朵、鼻端等末梢可见皮肤瘀血,呈现弥漫的紫红色,腹部皮肤出现出血点或斑块;中大猪多呈隐性感染。解剖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呈现浆液性、出血性炎症,病猪长期拉稀,粪便中含有纤维素、坏死组织和饲料凝块。

内部器官方面,肝充血、出血,有黄灰色坏死灶,胆囊黏膜坏死。脾肿大且脾髓不软化、脾间质增生,肾也出现充血出血症状,小肠的回盲结肠黏膜坏死,大肠的盲肠、结肠肠壁增厚,散在坏死区域连成大块坏死,坏死处形成灰白色溃疡,表面覆盖着坏死组织和饲料污垢。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粪便、肠系膜淋巴结。
7.大肠杆菌感染: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可感染不同日龄仔猪,表现症状有所不同。感染3-10日龄内仔猪,称为仔猪黄痢,解剖后肠管松驰膨大,内含多量黄色液体或气泡;小肠黏膜充血,间或出血,肠内容物为淡黄色米汤样。
感染仔猪10日龄到断奶,称为仔猪白痢,解剖后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变化,有多量黏液性分泌液;小肠壁充血,肠腔充气,全段小肠肠腔中充满水样便,肠黏膜充血,肠壁变薄,内有白色糊状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
感染断奶前后仔猪,称为仔猪水肿病,感染断奶仔猪表现为急性、致死性。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体温无明显变化,肌肉震颤,行走四肢无力,倒地时四肢呈游泳状,脸部、耳朵、鼻子、眼结膜水肿,按压有窝。剖检胃底粘膜下有厚层透明水肿,带血胶冻样水肿浸润,大肠系膜周围充血、水肿,淋巴结充血、出血、水肿,心包和胸腔积液。少数病例仅见消化道黏膜出血。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肠内容物、肺脏等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到大肠杆菌后通过鉴定血清型确诊致病病原。

消化系统类
1.猪传染性胃肠炎:
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病猪出现淋巴结肿胀且肠系膜淋巴管内无乳糜,粪便呈黄绿色、灰色或白色,含乳凝块,小肠内充满黄绿色或灰白色液状物,含泡沫和未消化小乳块,肠壁变薄、弹性降低,肠管扩张呈半透明状,空肠绒毛显著缩短,仔猪胃内充满凝乳块,胃底部黏膜轻度充血,有时黏膜下有出血斑,肠系膜血管扩张。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粪便、小肠、乳汁和肠系膜淋巴。
2.猪流行性腹泻:
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各年龄段猪只(尤其仔猪)发生剧烈水样腹泻。剖检可见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小肠膨胀,充满淡黄色液体,肠壁菲薄,部分小肠黏膜有出血点,显微镜下观察,小肠绒毛显著变短,严重病例绒毛萎缩或消失,胃内常充满胆汁样的黄色液体。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肛拭子、粪便、小肠内容物或组织、乳汁以及肠系膜淋巴结等样品。
3.轮状病毒感染:
由轮状病毒引起,主要侵害仔猪。感染猪只粪便呈黄色、灰色或黑色的水样或糊状腹泻。剖检可见肠道病变显著,肠管变薄,尤其小肠壁薄呈半透明状,内容物为液状,呈灰黄色或灰黑色,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小肠绒毛缩短,有时伴有小肠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胃部病变表现为胃壁弛缓,充满凝乳块和乳汁。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粪便、小肠(内容物或组织)、乳汁以及肠系膜淋巴结样品。
注意,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和轮状病毒感染后症状类似(小肠变薄无弹性),需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诊。

4.猪梭菌性肠炎:
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主要侵害7日龄以内仔猪。粪便颜色随病程呈特征性变化,由红转黄渐变为灰。剖检病变主要集中在空肠,有时波及回肠,可见空肠呈暗红色,肠腔内充满血液,腹腔内腹水呈红色,病程较长病例中,肠黏膜可呈现黄色或灰色的坏死性变化。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粪便、肠内容物、病变肠段以及肠系膜淋巴结等样品。
5.猪痢疾:
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以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为主要特征。病初软便或稀便,不久粪便中有大量粘液和小血块;有的出现水泻,排除红白相间胶冻物或血便。患病猪小肠、大肠出现病变,呈现大肠卡他性、出血性肠炎,肠系膜及其淋巴结充血、水肿,肠腔内充满粘液和血液,病程稍长时,粘膜上形成麸皮样或豆渣样的黄灰色纤维素假膜,且容易剥离。

实验室检测诊断时,粪便和肠系膜淋巴结是重要采样部位。
6.沙门氏菌感染:
由沙门氏菌引起。保育猪感染后体温升高,被毛粗乱,拉稀,耳朵、鼻端等末梢可见皮肤瘀血,呈现弥漫的紫红色,腹部皮肤出现出血点或斑块;中大猪多呈隐性感染。解剖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呈现浆液性、出血性炎症,病猪长期拉稀,粪便中含有纤维素、坏死组织和饲料凝块。

内部器官方面,肝充血、出血,有黄灰色坏死灶,胆囊黏膜坏死。脾肿大且脾髓不软化、脾间质增生,肾也出现充血出血症状,小肠的回盲结肠黏膜坏死,大肠的盲肠、结肠肠壁增厚,散在坏死区域连成大块坏死,坏死处形成灰白色溃疡,表面覆盖着坏死组织和饲料污垢。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粪便、肠系膜淋巴结。
7.大肠杆菌感染: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可感染不同日龄仔猪,表现症状有所不同。感染3-10日龄内仔猪,称为仔猪黄痢,解剖后肠管松驰膨大,内含多量黄色液体或气泡;小肠黏膜充血,间或出血,肠内容物为淡黄色米汤样。
感染仔猪10日龄到断奶,称为仔猪白痢,解剖后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变化,有多量黏液性分泌液;小肠壁充血,肠腔充气,全段小肠肠腔中充满水样便,肠黏膜充血,肠壁变薄,内有白色糊状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
感染断奶前后仔猪,称为仔猪水肿病,感染断奶仔猪表现为急性、致死性。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少,体温无明显变化,肌肉震颤,行走四肢无力,倒地时四肢呈游泳状,脸部、耳朵、鼻子、眼结膜水肿,按压有窝。剖检胃底粘膜下有厚层透明水肿,带血胶冻样水肿浸润,大肠系膜周围充血、水肿,淋巴结充血、出血、水肿,心包和胸腔积液。少数病例仅见消化道黏膜出血。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肠内容物、肺脏等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到大肠杆菌后通过鉴定血清型确诊致病病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