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产业迅猛发展的当下,猪群健康不仅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连,更是保障肉类食品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所在。外观检查作为猪病诊断的首要环节,其重要性不容小觑。兽医通过细致观察猪只的体态、毛色、行为及排泄物等外在表现,能够初步判断猪只的健康状况。然而,猪病种类繁杂多样,仅凭外观检查往往难以精准确定病因,通常还需要临床解剖和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此准确找出病因开展精准防控。本文将解析常见猪病的外观变化、病理变化及采样部位,为养猪从业者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猪病初步临床识别与防控指南。
常见猪病的外观变化、病理变化及采样部位
呼吸系统类
1.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由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发。该菌是条件致病菌,在猪群中广泛存在,应激条件下更易发病。多发于中大猪,最急性猪只可突然死亡,急性病猪可见呼吸困难,呈犬坐状,外观可见皮肤发红,鼻、耳、眼及后躯皮肤发绀,病情严重者口鼻会流出泡沫血性分泌物,有时伴有咳喘。解剖后,心包内出现出血点,气管和支气管内充满泡沫状带血分泌物,肺出血,颜色暗红,质地变硬,与胸腔粘连,肺叶切面有大量带血泡沫状液体。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深部鼻拭子、扁桃体、肺脏、气管分泌物。
2.格拉泽氏病(副猪嗜血杆菌病):
由副猪嗜血杆菌引发。该菌是条件致病菌,在猪群中广泛存在,常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圆环病毒感染后的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
该病多发于保育阶段,病猪被毛粗乱,呼吸困难,咳嗽,有时可见关节肿胀、跛行,站立困难甚至瘫痪。解剖可见心包积液,心包膜增厚,心肌表面有大量纤维素渗出即所述“绒毛心”;肝、脾可肿大,表面见纤维素性渗出物。肺脏与胸膜粘连,胸膜和肺脏表面也有大量纤维素渗出物。肺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灰白色或出血。关节腔内液体增多,发病前期多为清亮,关节面可见出血。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鼻拭子、肺脏、气管分泌物、关节液等。
3.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由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病猪面部皮肤皱缩,常打喷嚏、咳嗽,呼吸有鼾声,鼻腔流出少量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带血丝,鼻腔短小或偏向一侧,个别病例会引发肺炎,鼻甲骨萎缩、变形甚至消失,下鼻甲骨的卷曲结构破坏。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鼻拭子、肺、气管分泌物。
4.猪支原体肺炎(猪气喘病):
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病猪出现阵性干咳、喘气,消瘦,可表现出犬坐式呼吸。病理变化表现为肺的病灶与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晰,两侧对称,病变区大多局限于尖叶、心叶、中间叶及隔叶前下部,硬度增加,俗称“肉变”。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肺、支气管灌洗液。
5.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由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感染引起。猪主要表现为淋巴结核,常见于颌下淋巴结、咽淋巴结和颈淋巴结。患病淋巴结形成拳头大小、不热不痛的硬块,表面凹凸不平且与周围皮肤粘连,硬结化脓破溃后,长期排出脓汁和干酪样物质。若肠道存在病灶,病猪常出现下痢症状。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全血、乳汁、肺、淋巴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