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常见猪病的临床识别与防控指南(二)

来源: 恩施畜牧兽医   2025-07-15 15:42:40   查看:  次

  常见猪病的外观变化、病理变化及采样部位

  繁殖障碍类

  1.非洲猪瘟:


  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感染强毒力毒株后病猪高烧不退,耳、鼻、腋下、腹、会阴、尾、脚无毛部分有出血点、发绀,眼、鼻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感染慢性型或变异毒株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腹部皮肤结痂,咳嗽,血便,妊娠母猪在妊娠任何阶段均可流产。解剖可见心包液增多,多数心包下及心内膜出血,肝脏淤血、肿大,脾脏肿大,髓质肿胀区呈深紫黑色,切面突起,肾脏有弥漫性出血,回肠盲肠粘膜出血,肠壁水肿。全身淋巴结出血肿大,切面可见弥漫性出血或大理石样病变;根据感染毒株不同,也可能只出现上述的一种或几种症状,确诊需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全血(抗凝血)、血清、脾、口鼻拭子,扁桃体、淋巴结、肾、骨髓。

  2.猪伪狂犬病:

  由伪狂犬病毒引起。哺乳仔猪常见拉稀症状,断奶猪出现神经症状,如转圈、倒地抽搐;育肥猪感染可见皮肤苍白,消瘦,并伴有咳嗽。




  典型病理变化可见肺水肿、肾脏针尖状出血、胃底部黏膜出血,脑膜充血、出血,脑脊液增多;扁桃体出血、溃疡。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病猪脑(含三叉神经节)、肺脏、扁桃体、淋巴结等。

  3.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

  由猪圆环病毒2型引起。猪群感染后表现形式多样,初生小猪表现出自主先天性震颤,初生后行走颤抖、站立不稳;断奶仔猪出现断奶后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可导致仔猪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精神状态日渐低下,日渐消瘦,部分出现呼吸不畅、哮喘、拉稀等相关症状;育肥猪表现为皮炎肾病综合征,病猪感染后全身各处皮肤均可形成点状或斑状,或在病猪的四肢、腹部及耳部有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紫红色凸起;育肥猪出现圆环病毒和其他病毒混合感染后,也可表现出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母猪表现为繁殖障碍,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胎的概率大大增加。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腹股沟淋巴结、脾、肺脏、肾、血液和肝。

  4.猪细小病毒病:

  由猪细小病毒引起。主要危害初产母猪,感染后可出现流产,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和病弱仔猪。经产母猪本身无明显症状,母猪子宫内膜有轻度炎症反应,胎盘部分钙化,胎儿在子宫内有被溶解吸收现象。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流产胎儿的心、肝、脾、肺、肾。

  5.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仔猪出现呼吸道症状,皮肤发紫,腹泻;保育猪耳部、腹部皮肤充血、发绀,呼吸困难;育肥猪咳嗽、喘气;妊娠母猪出现流产、早产、死胎或病弱胎。




  解剖可见脾肿大,肺呈间质性肺炎,肺脏肿大、质地变硬,表面散在灰白色实变区。淋巴结肿大、切面呈灰白色。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肺、脾、肾、淋巴结、扁桃体、口鼻拭子。

  6.猪瘟:

  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猪皮肤和黏膜出血明显,在四肢内侧、胸下、腹下等皮肤薄少毛区可见出血。粪便变化为先干后稀,病初呈粒状带粘液血液,之后拉稀含粘液或脓液,慢性病例食欲和体温时好时坏,大便干稀交替,阴茎鞘积尿肿胀,挤压出灰白恶臭尿液。




  解剖后可见肾皮质、髓质及粘膜出血,有时可见密布针尖大出血点,即“麻雀肾”,胃底黏膜有出血,喉头出血,扁桃体出血,胆囊黏膜出血、坏死、溃疡,大肠的盲肠、结肠、回盲口附近粘膜坏死,滤泡炎症后形成扣状溃疡及轮状坏死。



  实验室检测诊断可采集脾、淋巴结、肝、肾、回肠、扁桃体;扁桃体和腹股沟淋巴结病毒含量较高。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