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病理学诊断
猪病病理诊断是运用兽医病理学理论与技术确认猪病的一种手段,其任务是通过尸体病变的检查、识别与判断,对未知的或临诊上难于确诊的单发性或群发性猪病进行病性的确定,以达到诊断疾病和为临诊防治提供依据的目的。病理学诊断通常包括眼观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光镜检查和电镜检查),对于具有特征性眼观病理变化的传染病,可以通过病理剖检直接作出诊断、如结核病、猪瘟可以通过病理剖检直接作出诊断、如结核病、猪瘟和口蹄疫等。对于没有特征性眼观病理变化的传染病,通过病理剖检,可以为进一步诊断提供启示和线索。如有些传染病除眼观检查外,还需做病理组织学检查。
“病变群”是某种疾病发生、发展全部过程所出现形态学上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要寻找病变群,一个病例往往代表该疾病的某一个侧面。多个病例才能够全面地、客观地、真实地反映出该疾病全部过程的病理特征,即所谓“病变群”。进一步说,就是同一疾病的典型病变不一定在一个动物身上全部表现出来,只能表现典型病理变化中的某一个阶段,所以很难从这个阶段去判定。又因为病变形成需要时间,所以某一个病理变化只能反映出时间上某一阶段的变化;因此多观察一些病例才具有代表性,即主动有目的去发现“病变群”,为诊断疾病提供依据。根据剖检时所获得的资料,作出病理解剖学诊断。最后在全面观察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病因,作出疾病的诊断。病理变化的本质,动物机体与致病因子相互斗争结局在形态学上的反应;矛盾主要方面是致病因子,因为没有致病因作用,动物机体则不会发生疾病,疾病名称种类的来源是致病因子(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机械和理化学因素)。每种致病因子对动物机体都有其特异性,其出现的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具有特异性或特征性,有诊断价值。如猪瘟的淋巴结大理石样病变、脾出血梗灶、大肠扣状肿等。
不同病因引起的猪病,绝大多数具有特异的病变和病变群,尤其生物性病因引起的特异性病变,为临诊上病理诊断提供了依据,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等。但是,病变的特异性受病原体的特性与毒力、机体的营养与免疫状态、年龄与品种、饲养管理条件、地理环境与用药情况以及病程快慢等许多因素影响,往往会出现非典型性。此外,当前猪病常常是多病原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造成病变群组合混乱,都增加了病理诊断的难度。因此,必须强调病理诊断要结合病原学、血清学和临诊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三、病原学诊断
病原学诊断就是运用兽医微生物学方法检查,这是家畜传染病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检查结果止确与否与病料采集、包装、送检及检验技术是否适当密切相关。当前猪病常常是多病原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病例增多,一例病料往往分离出多种病原体;给确诊增加了许多困惑,应注意分析判断。
(一)病料的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