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环节:以农超节点为抓手
从屠宰场出来,猪肉主要流入农贸市场、超市、肉类专卖店。与其他试点城市一样,南宁市在猪肉追溯系统流通环节也选择了以农超节点为抓手,建立流通系统的下游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冯力对记者表示,流通领域情况比较复杂,小规模、个体经营者多,流动性大,较难控制,所以就中国目前经济情况看,从农超等节点进行规范管理显得更重要一些。
目前,南宁市猪肉流通追溯系统已经覆盖了1家批发市场、25家标准农贸市场、56家连锁超市门店、5家配送中心、6家学校食堂,已向城市管理平台上传猪肉流通数据220余万条。在已建立的追溯体系中,已覆盖市场中的肉类经营户们必须持有流通服务卡,采购已入追溯系统中的猪肉,从采购数量、猪肉来源、销售渠道上进行全程监控。
然而,真正实现流通领域的全程监控并非易事。从消费者到生产者的追溯“很难一通到底,中间可能会出现很多“岔路”。例如养猪的与运猪的、运猪的与卖猪的都不一样,一个环节倒几道手,追溯的难度很大。只有严格对流通领域的管控,才能追溯猪肉源头。
针对这些问题,南宁猪肉流通追溯系统建设狠抓“一卡一秤”。根据追溯管理要求,肉类零售商必须将流通服务卡连同猪肉带至农贸市场,通过溯源电子秤读取服务卡上的信息,才能开启溯源电子秤,并把追溯码打印到销售小票中。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将无法正常销售。同时,各农贸市场管理方对入场的猪肉要求卡(流通卡)、单(结算单)、货同行。
电子秤的管理上,各农贸市场因情况不同管理方法也有所差异。南宁飞凤市场作为较小的农贸市场,仅有九家猪肉零售商,管理难度相对较小,能够使用日常巡检的方法要求使用溯源电子秤。而在猪肉摊位上市场开办方采取管理人员分片负责、落实到人的管理模式,以保证电子秤的正常使用,防止使用私秤。
“这样分片负责的方式更有利于流通体系的运行,不仅能够保证猪肉信息的完整性,而且可以规范市场,减少使用私宰肉。”淡村市场负责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