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0日,由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广东区)主办,湛江市畜牧兽医局协办的“湛江生猪产业化升级研讨会”顺利举办。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养猪区域产业化升级的机遇与挑战”,并特别策划嘉宾论坛,邀请湛江畜牧局科长钟伟宏、湛江农垦局处长卢荣洲、交通银行湛江分行副行长杨涛、爱猪网CEO战伟以及正大集团广东区副总裁赖平生共5位嘉宾围绕“生猪产业化升级”的话题展开研讨,以下是论坛部分精彩发言:
猪场产业化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资本与人力
湛江农垦局 卢荣洲:我个人认为,养猪最大的困难有两个:一是资金问题;二是人力问题。养猪是一个微利、比较辛苦的行业,而且社会地位比较低下,到了21世纪后养猪业才慢慢受到社会的重视。这就是因为产业化升级后形成了一些规模化猪场,特别是07、08年后,猪老板都开上了豪车,这时养猪业才吸引了其他行业的资金投入,才慢慢的被社会所重视。由于养猪业地位的低下和微利,从业人员的收入和待遇都较低,而猪场又处于比较偏僻的地方,所以人力问题也比较严峻。产业升级之后,如果可以把猪场当作一个企业来经营,这样会使养猪从业人员的收入增加,从而吸引更多的从业人员。此外还要各位养殖人员去坚守、坚持,现在的养猪企业也坚守,因为谁都不愿意成为最早退出的企业,失去盈利的机会。
养殖企业产业化经营竞争加剧,政府扶大不扶小
湛江畜牧局 钟伟宏:当前养殖企业越来越趋社会化的经营模式,最近十年,国家项目部决定支持合理的基础建设,所以这五年来,商品流通企业、食品加工企业相继加入到畜牧业,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养猪企业还是比较多的。这个行业虽然兴旺发达,但地方一亩地养多少猪是不一定的,目前中国这个阶层均各自为政。本来我们地方容不下别的企业了,但现实是其他企业还是会进来,所以企业之间竞争很激烈,我也体谅到养猪业的不容易,政府现在是扶大不扶小,做强做大的肯定支持,做小的就淘汰,这也算是国家的常规吧。
农牧行业的全产业链模式比产品本身更吸引银行投资
交通银行湛江分行 杨涛:对于银行来说,我们对一个行业的投资首先需要了解盈利点。比如,养猪行业的盈利在哪里,为什么银行能够给养猪企业贷款?养猪行业属于微利行业,如果银行听到这个数字基本上不敢给企业贷款了,连贷款的成本都收不回来,给了钱不是打水漂吗?而对于湛江正大,我们交通银行提供了十几亿的资金支持,其中不仅在养猪产业,在养鸡产业也给了支持。随着正大产业链的不断升级和完善,我想我们银行和正大之间的合作空间和给他们提供的支持还是会增加的。我们的动力在哪里?源于我们对这个行业,对正大这种模式的信心。养猪行业从以前的散户为主、大家把它作为副业,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愿意投钱进来,为什么呢?虽然回收成本时间比较长,但为什么那么多人坚守,还有那么多人愿意投身进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价值,还有它的利润。
那么养猪行业的收益点在哪里?就我个人觉得,正大做的最好的一点就是产业链的完善,单纯看养猪企业这个环节,利润是很微薄的,但如果产业链可以完善,管理能够跟得上,相应的单个环节里的风险就会被规避。而正大全产业链的模式是我们感兴趣的,从饲料、育种、育肥、屠宰、食品加工到商超,整个全产业链都是很完善的。我们不再把猪场当做一个独立的公司,而是当做整个产业链的生产环节,而且我们对正大支持也不单是生产这一个环节,而是支持整一个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