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于坏死杆菌病的动物,除具有原发性坏死性炎灶外,一般内脏器官也有蔓延性或转移性的坏死灶。最常见的是肺脏的转移灶,肺组织发生液化坏死,在肺肋膜与肋肋膜发生纤维素性炎
2010-10-23 15:25:13 -
潜伏期从数小时至 1-2 周,一般 1 ~ 3d 。 根据受害组织部位不同,可分为坏死性皮炎、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和坏死性肠炎。 坏死性皮炎: 仔猪 和架子猪常见。多发生于耳、颈部、
2010-10-23 15:22:43 -
坏死梭杆菌的致病作用往往与同时感染的细菌的协同作用有关。在其病灶常能分离到化脓棒状杆菌、化脓球菌、有结类杆菌等。化脓棒状杆菌能产生一种大分子物质同时消耗氧,有利于
2010-10-23 15:22:04 -
1 .易感性 本病可侵害多种动物。猪同绵羊、牛、马、鹿一样最易感,幼畜比成年畜易感。实验动物中以免和小鼠较易感,豚鼠次之。 传染源: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畜、病禽。本菌是
2010-10-23 15:21:26 -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多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组织坏死,多见于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甚至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 本病广泛存在于世
2010-10-23 15:19:37 -
( 一)预防措施 平时注意防止外伤,发生外伤后及时处理,注意消毒和早期治疗,各种外科手术,针炙及注射等均应无菌操作,并注意术后护理。我国已研制成梭菌病的多联苗,常年
2010-10-23 15:17:01 -
本病根据病猪生前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和结合细菌学检查即可做出初步诊断。 (一)细菌学检查 1 .病料采取 生前可于局部穿刺采取水肿液。死后除采取局部水肿液及坏死组织外
2010-10-23 15:15:45 -
临床症状 有两种病型。一种为创伤感染,常因外伤(如去势)所致,表现为局部(伤口周围)发生弥漫性炎性性水肿,肿冲胀从原发部位迅速扩展,触诊肿胀区,呈凹陷性水肿,病后期
2010-10-23 15:14:13 -
恶性水肿病原体的芽孢经创伤侵入机体时,如机体抵抗力弱、创伤深而缺氧等条件适宜,则芽孢变为繁殖型,并迅速繁殖产生外毒素,使组织发炎、坏死,血管壁的完整性被破坏,通透
2010-10-23 15:13:23 -
1 .易感性 猪一般较少发生,实验动物中,家兔、豚鼠及小鼠均易感。 2 .传染源 腐败梭菌、芽孢杆菌在土壤中,和大多数种类动物的肠道中很常见。在病畜的局部水肿破溃时,可随水
2010-10-23 15:12:35 -
本病的主要病原为梭菌属 ( Clostridium ) 中的腐败梭菌 ( Cl.septicum) ,其次产气荚膜梭菌 ( C/.perfringens) 、诺威氏梭菌( Cl.novyi )和溶组织梭菌( Cl.histolytiC um )等也可致病或介入作用。 腐
2010-10-23 15:11:27 -
恶性水肿(人医称气性坏疽),是由梭梭菌引起的多种家畜的一种创伤性急性传染病。病的特征为创伤局部发生炎性气性水肿,并急剧向周围蔓延,切开肿胀组织时,流出淡红褐色带气
2010-10-23 15:10:17 -
(一)未发生炭疽时的防治措施 经常发生炭疽及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定期炭疽预防接种。我国臼前应用的有无毒炭疽芽孢苗和第Ⅱ号炭疽芽孢苗两种。毛每
2010-10-23 15:08:53 -
猪炭疽的症状和病变只有参考意义,需要实验室检查才能确诊。由于动物组织中的炭疽杆菌暴露空气后形成芽孢,故疑似炭疽的家畜尸体严禁剖检。临床诊断时,对原因不明而死亡或临
2010-10-23 15:06:43 -
咽型炭疽:急性型剖检见患猪咽喉和颈部肿胀, 皮下呈出血性胶样浸润,头颈部淋巴结,特别是颌下淋巴结呈急剧肿大,切面因严重充血、出血而呈樱桃红色,中央有稍凹陷的黑色坏死
2010-10-23 14: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