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经济的宏观风险加剧,改革红利的预期开释是“远水”,经济下降却是“近渴”。美国QE退出触发全球资金流向逆转,对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2014年将会是苦日子。
中国经济在减速,已经是不容置疑的现实。中国每过一个阶段都会遭遇发展的瓶颈和桎梏,根本的因素是因为中国的经济制度是一种《国家为什么失败》的作者达龙·阿西莫格鲁称之为“榨取型”的经济制度,而非“包容性”经济制度。其特点 是不安全的产权保护、行业进入壁垒、不公平竞争、阻碍市场运行的管制等。“榨取型”经济制度可以通过资源在不同经济部门的重新配置,开释被抑制的原因,实现快速的追赶型发展。这是一种打补丁式的发展逻辑,哪儿坏了修哪儿,所以中国有各种“红利”说。过去十年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在食 90年代的国企改革红利和WTO入世红利,现在这些红利都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我重申去年的观点,虽然本届领导层高调宣布并在逐步实施的全面改革方案是激动人心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但是被众人寄予厚望的“改革红利”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本届政府任内将是十分痛楚的转型阵痛期。四万亿大跃进造成的巨大的债务负担和产能过剩后遗症、滞涨、消费和民间投资的增长乏力等问题都是接下来这几年中国经济无法逃避 的困难。
美国预期在2014年内逐步完结执行已长达三年的量化宽松,全球流动性的逆转对我们下降的经济周期是雪上加霜,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走入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目前看来,中国的政策筛选是跟着美国一起紧缩货币,一来可以坚持汇率平稳,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环境,二来渴望 藉此倒逼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流动性政策以不出系统性风险和避免经济增长跌破7.5%为底限,坚持相对较紧的银根,甚至容忍局部的信用违约。如果最近几个信托来 期无法兑付的事件刺激了大家敏锐 的神经的话,来 2014年底,大家可能会对这种违约事件见怪不怪了。
结论:2014年经济不景气;为了坚持人民币汇率的平稳,货币政策将适度偏紧,资金成本上升;实质违约事件将层出不穷。
2.中国地产的价格存在泡沫,而且比较普遍和严重,但是实现软着陆的概率还是胜过彻底破裂和崩盘的概率。
我保持中国土地和房产价格存在普遍泡沫的观点。可以说,国内的资产泡沫已经大来 把每个人都包在里面了,乃至身在其中的人都对它视而不见了。无论从房价收入比、租金收益率等指标的国际横向比较,还是从国内购房者的直观体会感受来说,中国的房价都已经非常高了。在高房价是否合理的争辩 中,最具欺诈 性的是所谓的“中国尤其 论”,其实中国并不尤其 ,经济规律是普遍的,猪是不会飞的。但是,争辩 中国房地产价格有没有泡沫是没有意义的。任何投资其实都是在和不同大小的泡沫打交道,在一个没有任何价格泡沫的世界里,金融投资这个行当是没有必要存在的。真正有意义的讨论是泡沫会不会破,以及什么时候会破。
和任何一个理性的投资人一样,我对这个泡沫又恨又爱。爱它,因为没有泡沫就没有快速创造财富的机会;恨它,是因为它已经来 了足以让审慎的投资人担惊受怕的阶段。
我依然认为中国地产的泡沫最终能实现软着陆,因素不是中国有“万能”的政府,而是因为泡沫本身已经开始逐步漏气了。因素很多,既有政策的成效,比如银根的紧缩、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打击投资需求、限购限价;也有市场本身在悄然发生的变化,比如利率的实质市场化进程(如果一年期货币基金或者余额宝之类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归报超过了5%,谁还要冒风险去买租金收益率不来 3%的商铺或住宅做投资?)。另外,随着城镇化速度的放缓,人口结构拐点的临近,中国的地产已经辞别了全面短缺的时代,供需的天平在逐步倒向供过于求的阶段。中国财税制度和政府预算体系也将经历一场影响不亚于上世纪90年代分税制改革的变革,政治层面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的重塑,也将逐步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托 。
短期内,政府一方面会毫不留情的压制这个泡沫连续 膨胀,一方面坚持它,防止它彻底破裂。在中国这个地根和银根都把握 在政府手里的尤其 市场,政府有能力做来 这点。3-5年内,这个泡沫会逐步丧失连续 膨胀的能量,实现软着陆。我要强调的是,软着陆绝对不是不着陆。软着陆只是价格不涌现全面地倒塌 。在我看来,即便是中国的资产泡沫实现了软着陆,也不意味着所有参与这场狂欢的人都可以全身而退。那些鬼城的建设者们(开发商和政府),还有在莫名其妙的地方建了或者买了许多莫名其妙的房子(不论住宅还是商铺)的人都会多少付出代价,如同前几年在大宗商品和能源牛市中用非理性的价格购买了各种矿的那些投资人。这个过程中最危险的是那些认为价格泡沫会连续 以历史的轨迹膨胀的地产投资商和开发商,特别是利用高杠杆赌这种方向的人。
结论:中国房地产的价格泡沫现在已经比较严重,但这是个漏气的泡沫。软着陆是大致率,但是依然会有人付出代价。
3.房地产行政调控政策还将不断,并以控制房价和保证政府土地财政收入为双重目标,倚重金融手段挤压泡沫,对开发商群体冲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