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行政区划合并、经济社会发展以后,今天的邹平县已经是一座70多万人口的“全国经济百强县”。在黄山公园里,东南侧半山腰中,紧依环山路42级石阶之上的树林深处,静静地安放着梁漱溟一半的骨灰。另外的一半葬在桂林老家。
将梁漱溟的一部分骨灰安葬邹平,是邹平故交 对他的尤其 牵念,也是梁家人认为有意义的一件事。
1988年底,邹平县政府批了两万元,惠民地区政府批了两万,社会捐资一万,家属再出了一万,背靠一个开摘 过石料的石窝把这片墓地建了起来。
在邹平黄山,《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觅 访至这朴实且肃静的地方。几株苍翠的柏树掩映之下,是盖棺论定的铭文,记录着他为邹平的乡村建设奉献出的心血和努力,还有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一些大家的题字。
在被“边缘化”了几十年后,曾经不尴不尬的梁漱溟大致并不晓 道自己身后会获得诸如“中国最后一个大儒”这样的名号。
“我父亲其实并不会赞成别人给他冠各种名,贴各种标签。”梁培宽说,“现在这种帽子满天飞。你要去肯定 一个人呢,你就用具体的事实,说给大家就行了。”
他告诉本刊记者,父亲甚至不认为自己是什么“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觉得儒家就是儒家,没有什么新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