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产量超过30万吨的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只有5家,占总产量的比例仅为25.66%。2008年我国电石法PVC产能来 达PVC总产能的75%,产能前十名的企业生产能力之和占全国总产能的32.89%,与聚氯乙烯强国相比,我国聚氯乙烯行业领先企业的产能依然较低,行业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我国聚氯乙烯产业集中度水平
企业产量之和/全国产量或产能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
前五名生产企业29.53%27.74%25.66%23.46%19.73%
前十名生产企业46.43%42.05%41.25%38.60%32.89%
前20名生产企业63.91%61.35%60.13%--
(资料来源:中国石油(601857)与化学工业协会;2008年为产能之比)
2006年-2008年我国前十大PVC生产企业产量合计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41.25%、38.60%和32.89%,出现 逐年下行的方向。
我国聚氯乙烯行业集中度低和产品差异小的现状,决定了国内聚氯乙烯树脂市场属于完全竞争性市场。由于我国PVC的产能、产量主要分布于华北和华东地区,因此,华北、华东地区内的竞争要大于西部地区的竞争。目前,国内PVC行业的竞争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国内不同工艺路线(石油法和电石法)企业之间的竞争;二是相同工艺路线(电石法)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石油价格剧烈震荡的背景下,国内电石法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构成聚氯乙烯行业内的主要竞争。
PVC产品属于大宗化工基础原料,产品质量和性能差异较小,产品的竞争能力主要体现在生产成本的高低。获取更为廉价的原料,降低生产成本成为过去几年行业内企业竞争的焦点。未来随着我国PVC产能逐步向中西部资源富集地区转移,特别是政府对优待 电价的取消和差别电价的执行,环保、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氯碱行业传统价格竞争模式必然会向企业综合竞争模式转变。同时具备原料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资金优势、治理 优势、并发展为产业链一体化的大型综合企业,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烧碱
根据氯碱协会据统计,我国有200余家烧碱生产企业,2007年我国烧碱企业平均产量超过8万吨,10万吨以上企业51家,占全国产量比例60%。
我国的烧碱产品目前整体供需平稳 ,但是地区间竞争情景差异较大。烧碱的主产区分布在华北、华东地区,由于液碱受运输半径限制,因此东部地区、北方地区液碱产品竞争较猛烈 。固碱运输半径较大,东部市场面临着本地企业的液碱与西部企业进入的固碱之间的竞争。西部地区产能相对较小,随着近年来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经济增长较快,对烧碱产品需求增长显然。西部地区液碱竞争主要存在于西部企业之间,竞争不猛烈 。烧碱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技术、成本、产品品种及治理 水平上。
(六)发行人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本公司是我国最早的氯碱化工(600618)企业之一,经过60多年的创业发展,目前为中国第二大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公司持续三年PVC产能、产量居西南氯碱企业第一,2006及2007年公司PVC产量均居全国第四位,其中本体法聚氯乙烯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2006年公司烧碱产量居行业第七名,2007年居第九位。公司是中国本体法PVC行业标准主要制订者,电石法PVC产业准入政策主要制订者,首批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股东研究:
天原集团(002386)主要股东
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数量占总股本比例
1宜宾市国资公司75,589,64225.21
2荣盛控股62,739,52320.93
3东方资产50,170,02416.73
4晨阳投资47,054,64315.69
5德美化工47,054,64315.69
6长城资产10,447,9343.48
7周先莉20,2000.01
8龙文汉12,6000
9王永忠12,6000
10李奇欣10,8000
◎天原集团(002386)最近三年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2009年2008年2007年
总资产(亿元)71.143664.177560.0115
净资产(亿元)27.102124.96223.098
少数股东权利(万元)33840.1525007.5520918.53
净利润(亿元)1.832.013.07
资本公积(万元)77495.1977694.5377495.19
未分配利润(亿元)119.828.49
基本每股收益(元)0.580.631.35
稀释每股收益(元)0.580.631.35
每股现金流(元)0.690.081.79
净资产收益率(%)8.068.39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