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消费者貌似对降价不太“感冒”,但对不少企事业单位的食堂大厨来说,这是好事一桩。“卖猪肉的大单还是食堂居多。”河南人张女士在义乌卖猪肉将近8年时间,在她这里,积累了不少老客户。“一袋排骨、一袋里脊,收好喽。”张女士一边说着,一边从冰箱里给一位老客拿早已准备好的货。
在义乌一工厂承包食堂的金师傅就是其中之一。他所在的食堂将近有500名工人,共有3家食堂承包商。“我卖的快餐,两个素菜是4元钱,一荤一素6元钱,米饭免费,10岁以下儿童也免费。”金师傅说,食堂竞争激烈,他只能给出更多优惠。
金师傅所在食堂每天都要消耗近20斤猪肉,空的时候分上下午两次购买,忙的时候就顾不上了。“以前猪肉每斤十一二元的时候,就鲜猪肉买八九斤,其余到冷库买。现在价格低,都买鲜猪肉。”金师傅说,蒜苗炒肉、青椒炒肉是他经常做的菜,毕竟卖得便宜,为了增加利润,贵的时候就少放点猪肉。他粗略估算了下,蔬菜和猪肉的比例大致为7︰3。不过现在不用这么“斤斤计较”了,蔬菜和猪肉的比例已经升为5︰5。
大厨们不差肉,主要原因是一样的钱能买更多的猪肉。“同样是200元,以前每斤10元的时候能买20斤,现在每斤按8元算,能买25斤,比以前多了5斤。”金师傅说,除了荤菜,炒素菜时,他也会抓一把肉丝进去提提味。
小餐馆也有同样的变化。前两天,在义乌北苑一外贸工厂上班的方先生约了几个同事到附近的餐馆吃饭。他们点了几道常吃的菜。吃着吃着他总觉得口感跟以前不一样了,一会他就发现了其中的奥妙:这盘鱼香肉丝,以前是茄子、木耳比较多,肉丝比较少,现在光肉丝就有大半盘。“这段时间喜欢吃肉的朋友们可有口福了。”餐馆老板和方先生他们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