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价格分析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饲料原料价格汇总:无标题文档

来源: 互联网   2014-06-30 20:23:54   查看:  次

分页标题[/page]

  3、 生物制药行业
   A、 销售和利润同步提高
  据有关据统计, 一季度,生物制药工业完成销售收入 64 亿元,同比增长 24.28 %,其中国有经济增长 36.36 %,集体经济下行 24.74 %,股份制经济增长 19.04 %,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增长 31.53 %。生物制药工业利润总额为 6.69 亿元,同比增长 35.66 %。其中国有经济增长 64.4 %,集体经济下行 27.27 %,股份制经济增长 19.71 %,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类型增长 67.16 %。另外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获悉:来自最新的海关据统计数据显示, 2005 年 1-5 月份,我国生物药品出口总额来 达 2.01 亿美元,同比增长 77.17 %,比医药类产品出口增速高出了 45 个百分点。在医药类出口产品中,生物药仅排在化学原料药和医疗器械之后,成为第三大类出口品种。 这显现出生物制品销售强劲的态势。
  2005 年国家发改委将针对生物技术产业提出包括投融资、税收、人才、出口等一揽子的专项政策,将提升生物制品业的长期成长能力。而生物制品业相对其余子行业具有技术及性能优势,中国生物制品业处于成长初期,历年坚持快速增长,分析 2005 年生物制品业收入将达 327 亿元,增速将达 27 %。此外,在 2005 年的新版药典中,将以前的《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列的生物制品标准并入药典。而在此前我国的生物制品治理 一直只有规程,没能上升来 法律高度,新《药典》中首次对生物制品的生产、检测等有了一个统一标准,这意味着国家对生物制品行业的器重,对其请求也就越发严厉。
   B、突破研发创新瓶颈 避免低水平重复
  自从2004年开始,生物制药行业在市场和股票交易所创造着一个又一个高速发展的神话,一向不被器重的生物制药公司已经被视为印钞机。此前,生物工业在某种程度上一直被视作“科技潜力庞大,但赢利能力低下”,是制药行业的边缘产业。而事实上,在 2003 年,生物制药行业开发并通过 FDA 认证的药物数量就已经超过了传统制药业。 2005 年,分析整个生物制药领域将有 35 种新药通过美国 FDA 的审查。
  在国际生物制药行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目前我国生物医药正面临重大的发展战略机遇,在基因组测序、生物芯片、干细胞研究、组织工程、蛋白质解析等领域居世界前列, 2004 年我国广义生物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6000 亿元,其中以生物药为主的现代生物产业产值达 600 多亿元。 然而目前中国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与先进国家差距约 5 年,制造生产方面差距在 10 年左右,而在产业化方面与全球差距正在拉大。具体表现为“品种少,交易少,价格高”,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产品尚未走出仿制阴影,市场竞争非常猛烈 ,科研和产业脱节现象严重,市场开拓能力低。
  我国生物医药 技术产品申报看似 “ 活跃 ”,实际上完全属于自我创新的技术却很少。业内专家指出,据有关资料显示, 2000 年 9 月~ 2004 年 9 月,我国共有 108 个批准文号的生物制品进行了补充申请,但涉及的主要品种只有重组人干扰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等数种。申报新药临床研究的有 175 个,涉及的主要品种只有流行性 感冒 病毒裂解 疫苗 、注射用重组瑞替普酶( TPA )、重组人干扰素β -1b 等几个。拿来 申请新药证书及生产批件的有 230 个,但包含的主要品种只有人神经生长因子、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重组人白介素- 11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 和重组人 肿瘤 坏死因子- NC 等几种。生物制品新药研发尚未走出仿制的阴影。 资料显示,国内研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uG-CSF )的就有 18 家公司。而仅 1996~1998 年,获新药批准文号的厂家,重组人白介素 -2 ( l-2 )的有 10 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的有 10 多家。个头小、数量多的产业结构势必造成资源浪费、竞相压价、市场纷乱 的局面。价格战反过来造成产品质量下行,假劣产品充斥市场。消费者对国产生物技术产品信任度低,而宁愿使用昂贵的国外进口制品。无论生物制药的市场需求量如何庞大,重复生产带来的过剩本身只意味着一种虚假繁荣。利润趋薄的庞大危险性,导致企业为应对生存压力而疲于奔命,很难建立可不断发展的长远战略。
  由此,中国生物制品业必须逐步从仿制向研发转变,而在这一过程中,真正的创新产品将为企业带来大量利润。截至 2005 年,中国投入临床研究的生物制药项目有近 150 个,其中 10 种药品有望成为一类新药。而且国内在 20 世纪 90 年代建立了一批生物技术企业,经过一段时间成长后,也将为市场带来较多新药。可以预见的是这些跳出低水平重复生产圈子、突破研发创新瓶颈的新药将带来整个生物制品行业利润率辽阔的上升空间。
  4、 制药机械行业
  2005年是GMP认证完结后的第一年,对于前几年借认证 “ 东风 ” 着实火了一把的制药机械来说,需求突然 下跌的反差给行业整体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有人说 GMP 过后制药装备市场会走向低谷, 的确, 药机行业前几年火爆交易的场面已一去不复返,如今近千家企业苦苦守望已经迅速萎缩的市场,品尝着低水平重复生产以及产品价格 “ 雪崩 ” 之后利润稀薄的苦果。业内人士断言,在更趋猛烈 的竞争中,制药机械行业将不得不经历一场行业大洗牌,那些靠仿制来争夺 认证时期 “ 蛋糕 ” 的小企业必将剔除 ,而注重产品技术研发,实力雄厚的企业有望迎来下一个丰收之秋。
  后GMP时代 仿制企业命运堪忧
  上世纪 80年代中期,制药装备行业还是全国只有三十几家生产企业的小行业,规模比较大的有辽阳药机、中南药机、重庆药机和宝鸡药机,它们被称为当时的四大家族。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反常 是1998年后,制药生产企业实行GMP认证,制药机械行业的需求被提前拉动和扩大,加之,当时药机毛利相当高,行业准入门槛与其他制造业又没有区别,因此庞大的商机和丰厚的利润,吸引众多投资者加入,产业迅速扩张。目前国内有尽千家的药机生产企业,分布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上海、江苏和浙江的制药机械厂家占了全国的一半以上。
  在药机生产企业队伍连续壮大的同时,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这些企业大多出身复杂,有一些是制药企业兼营的,有一些是由其他相近行业转化过来的,更有一批家庭作坊式的小企业等等。同时多数企业投资的目的主要是在认证时期争夺 那仿佛伸手就能分得的蛋糕,为了快速地获取利润 ,很多企业都在仿制适销对路的产品,使得现今药机同质化现象相当严重,导致一些产品价格一路下滑。如1200型胶囊充填机在2000年时售价30万元以上,现在却低于18万元,有些公司的开价竟只有10万元,令人咋舌。这种“短视潮流”下的仿制,不仅使药机利润被一压再压,也极大地挫伤了企业创新主动性,形成恶性循环。北京弘华花8年的时间在国内较早地开发出胶囊充填机,还没怎么尝来 技术带来的甘头,仅3年的时间,全国就涌现了十几家充填机生产企业,产品价格因此走低。“型号400的充填机我们卖17万元,仿制品买13万元,企业设备开发成本难以收归”,弘华王经理无可奈何地说。
  的确,在认证时期,靠仿制起家的企业,由于没有开发方面的支出,产品价格往往低廉,在需求较大的情景下,即使无品牌、无名气也可找来 市场。然而如今认证完结后,需求已然显然下跌,市场导向也与认证时期不同,正如 上海恒谊集团总经理王沪育先生所说:“ 现在的客户都已回于理性,不再像 GMP 认证时期比较冲动,往往只看价格来买设备,他们如今着重看产品的性能、竞争优势在哪里以及产品设计的理念等等,这可是很关键的地方,这些情景都与去年和前年完全不一样。客户开始追求更高的目标,不再仅仅为了满足 GMP 而买设备,而是为了买归去后要好用、实用,增加 企业的竞争力。”相信在后 GMP时代,随着我国对晓 识产权保护的日益器重以及相关制度的完善,企业如果还一味地跟风,其发展道路必定越走越窄,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兼并、转型,甚或倒闭。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丁西表示:“药厂GMP改造热潮已经过去,许多企业死掉了,还有些企业在生死线上挣扎”,这应该是对那些本身缺乏竞争力企业命运的形象描述。
  行业整体运行态势良好 优势企业大有可为
  不可否认的是,05年整个药机市场的设备摘 购量肯定 有所缩小, 因为前几年整体的需求是被提前拉动的,特别是 03 和 04 年,为了赶上 GMP 认证的末班车,许多药厂都一哄而起,摘 购量一时膨胀,来 达一个高潮。而如今的市场则归来本原,虽有所下跌,但药厂常态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产能增加 等对药机的需求也是不小的市场,另外新制药企业的建立以及进军国际市场、扩大出口等也是行业不断连续的增长点。
  2005 年以来有关制药设备方面的展览会议仍旧 接二连三地连续,在成都、重庆、石家庄、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上海、海南、昆明等地都举办有制药机械方面的专业展会,就连 国内规模最大、产品最全的原料药行业交易盛会 -API上今年也首次将制药设备列入展览项目中。这掩饰 制药机械行业仍活力不减、供需两旺。
  在众多展会中,尤以 5 月 20 日在宁波举办的第 29 届全国制药机械博览会倍受关注。此次全国药机展的展商和参观人数较去年虽有所减少,但记者现场费解来 ,药机行业的名优企业,诸如国药龙立、翰林精工、华联、天水华圆、长征天明、天翔健台、舟山双鱼、楚天科技、长峰金鼎、江苏珍宝 等等都派出了精明强干的参展队伍。展会期间药机企业的宣传造势活动也成为杰出 的花絮: 5 月 20 晚 6 点半,全球最大的软胶囊机生产制造商 -- 北京长征天民高科技有限公司,在宁波石浦大酒店象山厅举行了新老客户酬谢会;同晚,长沙楚天科技在开元大酒店,也举办盛大的款待酒会,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石青来 场参加,会上楚天宣布公司计划 2008 年要在深圳板块上市, 2010 年产销额突破 12 个亿。从这些行业内以技术开发见长的领军企业的发展状况看,药机市场还是前景可观、大有文章可做的。
  瑞安华达制药机械厂董事长黄焕镐先生表示: “ GMP 认证完结后的影响肯定 是有的,但就现在的情景而言其影响的程度比我们起初分析的要小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有很多厂家起初买设备主要是应对认证,不太会考虑设备与以后的生产情景是否相适应。而现在他们有的生产能力和规模正在连续地扩大,先前购进的设备很可能满足不了发展需要,于是还得增加更优质的机器。 ” 长安国际总工程师丁西也说:“目前的市场冷清是临时的,但制药企业的技术革新、设备改造则应是永恒的。药机生产企业如果能把自己的产品做精、做好,就不愁没有市场。药厂GMP改造对于制药机械生产企业来说只能算发展中的一个机遇,现在只不过又下跌来 了常态的市场状态。” 他估量 :“未来兽药的GMP认证会成为药机行业的商机。但是,行业整合不可避免,剔除 一批企业后,行业水平提高可创造商机。”
  行业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
  面对低水平重复、利润摊薄,由药厂 GMP 强制认证催熟的药机行业今后该如何健康发展,已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认证虽使制药企业普遍增强了药机在药品生产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的意识,促使一些有远见的企业通过提高设备的性能、工艺等去夺 占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行业水平的提高,然而眼下,认证完结后,被 “ 催熟 ” 的制药机械仍存在诸多的问题,设备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而要做来 优胜劣汰,跟上请求更高的后 GMP 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加强对制药设备的产品标准化、规范化工作,促进制药设备行业的技术进步。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所属的制药机械技术中心站和制药机械检测中心共同组建的制药机械 GMP 评审委员会于两年前开展了对制药机械产品的设计、结构、标准、性能、检测等方面的技术评审试点工作。目前已有 30 个企业的 100 多个品种通过技术评审。 2004 年 12 月 16~17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天津召开了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包括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秘书长石青在内的十九个行业协会(联合会)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因此 2005 年乃至未来几年,制药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开展都是企业和协会发展中的重头戏。
  据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中国制药机械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董春亮介绍,近年来,国家发改委根据国内外形势的需要,连续对制药装备的标准进行完善。在国家发改委近期批准的 265 项行业标准中,涉及制药装备的共有 23 项,包括热归流提取浓缩机组、药用沸腾干燥器、药用喷雾干燥制粒机、药物真空干燥器、提升加料机、真空上料机、润药机、炒药机等。所有标准均为行业举荐 性标准,将于 2005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