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制药工业市场运行情景估量
一、 2004 年市场运行情景
( 一 ) 行业总体不断增长 效益水稳固 中趋降
2004 年国民经济总体运行保持 9.7 %的增速,经济效益连续 提高,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总体趋好的影响,医药经济总体运行出现 出工业生产不断增长、进出口增势稳固 、效益水稳固 中趋降的发展态势。
具体来说, 2004 年,我国医药工业完成工业增加 值 1388.39 亿元,同比增长 16.92 %。就全年经济增长震荡来看,总体出现 5 月份以后增长不断归升的势头。同期,医药工业共实现销售收入 3476 亿元,同比增长 17.44 %,销售收入增长全年出现 不断归升态势。 2004 年,医药工业共实现利润 306.38 亿元,同比增长 11.74 %,增加 32 亿元。数据估量 掩饰,利润增幅低于销售收入增幅 5.70 个百分点,纯利水平虽保持 了一定的增长,但增幅趋弱,特别以利润增速涌现阶段性下跌较为显然。
在主要行业中,化学药品制剂工业实现利润 96.65 亿元,同比增长 15.69 %;化学品原料药工业实现利润 50 亿元,同比下行 10.95 %;生物制药工业实现利润 25 亿元,同比增长 14.22 %;中成药工业实现利润 74.45 亿元,同比增长 11.37 %。从各行业实现利润占医药工业利润总额的同比变化看,化学药品制剂提高 1.08 个百分点;化学原料药所占比例同比下行 4.18 个百分点。从利润增减情景看,化学药品制剂行业增加 13.1 亿元,化学原料药工业利润同比则减少 6 亿元,生物制药行业增加 3.13 亿元,中成药行业增加 7.6 亿元。总体来看,生猪价格,化学原料药增长速度有所下行;化学制剂药仍平稳增长,优势企业有较好的发展机遇;中药行业在医药板块一支独秀,整体上具备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和平稳增长前景。
(二)本增价降 两大原因挤压行业净利润
2004 年医药行业显现的收入增幅逐年缩小、净利涌现萎缩方向的状况,主要是由于国家药品相关调控政策的冲击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增加 等因素造成的。
1 、药品政策影响收入水平
为减轻患者医疗负担,近年来国家已频繁出台药品降价政策。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组织的全国 30 个主要城市化学药品零售物价指数测算结果显示,药品价格已持续几年呈下行态势, 2003 年药价总指数为 97.54 ,比上年又下行 2.64 个百分点。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录内的甲、乙类药品调价方案已全部出台,平均降幅达 15 %~ 20 %。 2004 年 6 月 7 日,包括阿莫西林在内的 24 类约 400 多个规格的抗生素实行新的最高零售限价,幅度为历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平均降幅约为 35 %,最高达 58 %,总体降价金额大约 35 亿元左右。
此外, 2004 年 7 月 1 日起,国家药监局又出台了被业内称为 “289 号文件 ” 的抗生素 “ 限售令 ” ,未列入非处方药药品目录的各种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结核、抗真菌药物),在全国范畴内所有零售药店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销售。
由于抗感染药一直高居临床用药之首,因此,这些政策的出台,涉及面较广,对医药流通和制药企业均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医药板块的毛利率逐年下行, 2004 年毛利率由上年的 35.1 %下行至 33.4 %,跌幅为 4.8 %。 2004 年主营利润仅增长 6.2 %,而上年同期增长 21 %。抗生素制剂大户白云山、哈药集团业绩下行 20 %以上。
2 、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扩大成本支出
自 2003 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粮食和石油两大类产品价格的显然上扬,导致以粮食、淀粉以及酒精、丙酮等化工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医药企业成本涌现较为显然的上调,另外一部分中药材的价格也有所上升。同时,煤电油运分外紧张,也导致药企生产过程中能源成本的上升。其中对化学原料药产业的影响尤为突出。
进入 2004 年,粮价上涨势头猛烈,全年同比上涨了 30 %以上。以玉米为例,据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顾问俞观文介绍,中国制药企业年玉米消耗量为 160 万 ~180 万吨, 2004 年其价格由 0.75 元 / 公斤上涨来 接近 1 元 / 公斤的价位,这意味着仅玉米一项去年全行业就要多支付 3.5 亿元左右的成本。如年消耗玉米约 30 万吨的华北制药,就为此多支付了 5700 万元。 与此同时,粮价也带动了醋酸丁酯、 丁醇 (均由玉米发酵)等化工原料价格的上涨。据费解,过去每公斤 维生素 C 的成本是 3~3.5 美元,由于玉米涨价使得每公斤成本来 达了 4 美元以上,由此成本增加 17 %左右。
据专家估量 ,一样 情景下,石油价格敏锐 行业在其价格变动幅度超过 3 %时,即会受来 显著影响。据据统计, 2004 年在原油价格急遽上涨等原因的作用下,诸多原料、溶剂等上涨幅度相当大。 以冰醋酸为例, 2004 年初每吨平均购进价格为 4269 元,来 8 月涨至 5732 元,上升 34.3 %之多;全行业因石油价格上涨而导致的基础成本增加 幅度来 达了 8 % ~10 %。
由此可见, 2004 年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对化学原料药制造业利润 “ 破坏性极大 ” ,国内几大原料药生产巨头纷纷 “ 受累 ” 。华北制药年报显示,公司 2004 年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 14.84 %,净利润下行 72.74 %;鲁抗医药年报显示, 2004 年公司每股亏损 0.22 元;新华制药也涌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去年上半年仅原材料涨价就减利 1500 万元,动力能源涨价减利 50 万元,全年亏损 5561 万元,每股亏损 0.122 元。此外,影响较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还有哈药股份、京新药业、山东药玻、百科药业、康恩贝、海正药业、华海药业和金陵药业等 。据相关研究据统计,与 2003 年相比,化学原料药利润总额下行 10.95 %,毛利率下行 3 个百分点。
总体来说,从 2004 年我国医药行业数据估量 可见,假使 2004 年我国医药行业的销售收入和成本以同样的幅度增长,那么 2004 年整个医药行业成本应该为 2257 亿元,要比实际的 2316 亿元少 59 亿元。换言之,成本的上升和价格下行食 掉 2004 年整个医药工业 59 亿元利润,是 2004 年医药工业利润的 19 %,因此成本上升和价格下行对 2004 年我国医药行业的冲击较大。
二、 2005 年市场运行情景
(一) 总体运行状况
进入 2005 年后,医药行业经济总量增长的主旋律不变,总体运行稳固 ,利润增速下跌的惯性仍旧 ,医药上市公司整体收入增长乏力。 2005 年第一季度据统计数据显示, 114 家医药上市公司平均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1 , 061 万元,同比增长 12 %,而 2004 年和 2003 年同期 98 只医药股票的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分别为 23.24 %和 27.20 %,收入增幅逐年缩小。
今年上半年,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2125.39 亿元,同比增长 23.45 %;实现增加 值 804.52 亿元,同比增长 23.45 %,医药工业经济增长自 4 月份后出现 快速增长势头。
上半年,医药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1975.72 亿元,同比增长 24.64 %,多数行业销售增幅连续 得来 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化学原料药实现 555.22 亿元,增长 27.94 %,化学药品制剂 527.77 亿元,增长 22.65 %,生物制药 129.84 亿元,增长 31.21 %,中成药完成 422.58 亿元,增长 21.28 %。
上半年,医药工业实现利润 169.61 亿元,同比增长 20.89 %。其中,化学原料药实现 33.16 亿元,增长 16.22 %;化学药品制剂 55.37 亿元,增长 27.42 %;中成药 43.26 亿元,增长 17.86 %;卫生材料 4.90 亿元,增长 37.90 %;生物制药 13.38 亿元,增长 31.00 %。
总体来看, 2005 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工业依旧出现 出成本上升、药品价格下行的典型特点 。上半年,医药工业销售成本 1332.56 亿元,同比增长 27.93 %。其中,化学原料药 435.59 亿元,增长 30.82 %;化学药品制剂 311.71 亿元,增长 23.45 %;中成药 246.26 亿元,增长 26.78 %;生物制药 87.20 亿元,增长 37.28 %。医药工业多数行业成本增长速度都不同程度地高于收入增长速度。另外,由于我国医药产业处于内部结构调整期,所以各子行业间的纯利能力差异性也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