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打工的人都有自己创业的想法,从昔日背井离乡学手艺、讨生活,到返回中长村创办养殖场,宋时银已是八寨镇的“养猪名人”。1994年,年仅23岁的宋时银跨出家门做起了打工仔。一个月辛苦下来,仅仅只能赚几百元。
那是宋时银头次出远门,当时,他心里的想法就是,打几年工存2万元,回老家修房子娶媳妇。抱着这样的想法,宋时银在外一“漂”就是20多年。由于宋时银勤奋肯干,聪明踏实,有了一定积蓄后,他开始在福建做起了食材生意,一年可以赚20万左右。
十几年下来,宋时银成为了一个“有钱人”。2015年,宋时银听说家乡搞起了板块经济,便放弃了福建生意回到了毕节。宋时银回乡后,他决定养殖生猪。
后来,宋时银到八寨镇中厂村考察场地,一眼就看中了现在工厂的这片地。流转土地、与农户协商、建厂,几经波折后,养殖场建了起来,宋时银从贵阳的天照公司进购了260生猪进行养殖。
初涉生猪养殖,宋时银信心满满,刚开始花钱给猪盖新房时,不少村民都不理解,认为宋时银多此一举,干嘛要花大价钱给猪建“水泥房”呢?
农村可不是这么养猪的。但在天照公司培训的宋时银深知传统的养猪方式有很多不足之处,生猪生长环境不好,排放堆积的猪粪污染大,臭气熏天影响周围邻居,夏天也容易招惹苍蝇蚊子引发疾病。本着节约、环保、科学养殖的理念。
宋时银修建了4栋占地100多平米的水泥房,配置了产床、自动饮水等养殖设备,并在房屋外建立起水渠和沼气池。母猪采用限位栏饲养,商品猪则是大圈散养,定期清理猪舍,到夏天时还有风扇进行降温消暑,既有温度,又能有效杀菌、消毒,利于猪儿生长。
随着养殖场逐渐发展,宋时银计划加大投入建设4000平方米左右的猪圈,同时修建办公室和加工厂,完善配套设施,在每个猪舍安装摄像头,进行封闭式、消毒化管理。
养殖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为周围的贫困户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宋时银在八寨镇贴了招工启示,以中厂村为中心,辐射到全区的贫困户到宋时银的养殖场上班都可以优先录用。
宋时银说:“对于前来工作的贫困户,我们会进行技术培训。”在前期培训期间,贫困户的工资在3000元以上,还会送他们去天照公司进行后期技术培训。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宋时银实现了他的愿望,也让更多的人从中获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