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龙胆紫(甲紫) 25kg 体重以下仔猪每天 0.6g ,分早、中、晚 3 次,与牛奶混服,连用 2 天。 2 . 四咪唑(噻咪唑,驱虫净) 7.5mg/kg 体重,转阴率 73.3%; lOmg/kg 体重,转阴率 82.5% 。
2010-11-04 14:26:39 -
流行病学 (l) 发病年龄主要是仔猪,生后即可引起感染, 1 月龄左右的仔猪感染最严重,感染率可达 50% ,体弱的成年猪和老年猪也可感染。 (2) 虫卵和感染性幼虫的抵抗力。未孵化的虫
2010-11-04 14:20:23 -
仔猪类圆线虫病是由杆形目 ( Rhabditida ) 杆形科 ( Rhadbitidae ) 类圓属( Strongyloides )的兰氏类圆线虫 (S ransomi ) 和粪类圆线虫( J . stercoralis )寄生于仔猪的小肠和大肠内而引起的一种线
2010-11-04 14:18:28 -
对猪蛔虫病的预防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主要是消灭带虫猪体内的虫体,加强仔猪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防止仔猪感染。 1 .预防性驱虫 在蛔虫病流行的猪场,
2010-11-04 14:16:10 -
1 .左噻咪唑(左咪唑) 8mg/kg 体重,溶水灌服,混料喂服或饮水服药;也可配成 5% 溶液进行皮下或肌肉注射。对成虫和幼虫均有效。 2 .噻苯唑(噻苯咪唑) 50- lOOmg/kg 体重,用水灌服
2010-11-04 14:15:12 -
病理变化 成虫寄生时在小肠内有大量蛔虫,而发生肠梗阻,可见小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出血或溃疡。如肠破裂可见腹膜炎和腹腔积血。胆道蛔虫症死亡的猪,可见蛔虫钻人胆道,胆管
2010-11-04 14:14:09 -
猪蛔虫病的临床表现,视猪只年龄、营养状况、感染强度、幼虫移行和成虫寄生致病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以 3-6 个月大的猪比较严重。幼虫移行期间肺炎症状明显,仔猪表现咳嗽,体
2010-11-04 14:12:20 -
猪蛔虫的幼虫阶段和成虫阶段对猪都有致病作用,其危害程度由感染强度(感染蛔虫数量)所决定。幼虫在体内移行时,损害路经脏器和组织,破坏血管,引起血管出血和组织变性坏死
2010-11-04 14:11:35 -
猪蛔虫病流行极为广泛,主要原因是生活史简单,繁殖能力强和虫卵的抵抗力强所致。 猪蛔虫的发育只需一个宿主,猪又分布广泛,随之足迹,猪蛔虫病也往往广泛流行。 猪蛔虫的繁
2010-11-04 14:10:50 -
寄生于猪小肠内的雌虫和雄虫受精后,雌虫产出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到外界,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开始发育,在 28-30 ℃时经 lOd 左右卵细胞发育为第一期幼虫。然后
2010-11-04 14:08:35 -
猪蛔虫病是由蛔虫目 ( Ascarida ) 蛔科 ( As-caridiae) 蛔属( Ascaris )的猪蛔虫 ( AsCarissuum ) 寄生在猪的小肠中而引起的一种线虫病。 本病分布广泛,感染普遍,特别在不卫生的猪场和营养不
2010-11-04 14:07:47 -
猪伪狂犬病 它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家畜和野生动物的隐性传染病,也是近几年来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初生子猪大批死亡的重大疾病之一。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空怀母猪感染该病表
2010-11-03 15:33:11 -
症状 锁肛通常发生于新生仔猪。患猪出生数天后腹围逐渐增大,频频做排粪动作,却无粪便排出。病猪精神不安,常发出刺耳叫声,其吮乳停止。患猪肛门部皮肤向外隆凸,触诊可摸到
2010-11-03 15:31:41 -
临床表现 某猪场存栏生猪300多头,其中能繁母猪30头。猪场的8窝初生仔猪于出生后不久先后发病,表现为不吮乳、嘶叫、不能站立、昏迷、抽搐等,经抗生素、牲血素及复合维生素制剂
2010-11-03 15:30:36 -
猪产后由子宫感染细菌而引起的高热,叫产褥热。 猪产褥热症因 助产时消毒不格,或胎儿过大造成子宫损伤,感染细菌。 猪产褥热症症状 产后不久,病猪体温升高到41—41.5℃,寒战、
2010-11-03 15:2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