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感性 自然条件下猪、牛(黄牛、水牛)羊、犬、猫、兔、鼠等多种动物,都可自然感染本病。野生动物如水貂、貉、北极熊、银狐、蓝狐等也可感染发病,除马属动物和高等灵长类(包括人)外,许多哺乳动物和禽类都能实验感染。马属动物对本病有较强的抵抗力。人偶尔也可感染发病,PRV对大多数动物呈致死性感染,实验动物巾家兔、豚鼠、小鼠都易感。其中以家兔最敏感。在已知的自然宿主中,猪最具耐受性。猪和鼠类是自然界中病毒的主要贮存宿主和排毒者,是引起其他动物发病的疫源动物,在PRV的传播上起着甚为重要的作用。
2.传染源 病猪,带毒猪及带毒鼠类是本病重。要的传染源。病毒主要从病猪的鼻分泌物、唾液、乳汁和尿中排出,猪感染后2-4周内径口、鼻排毒,,康复6个月后的猪三叉神经节和扁桃体内可分离到病毒,有的带毒猪可持续排毒1年,其他动物的感染与接触猪、鼠类有关。健康猪与病猪,带毒猪直接接触可感染本病。猪、猫、犬常因吃病鼠、病猪内脏经消化道感染。
3.传播途径 除猪可经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发生传染外,其他家畜主要由于吃食病尸及病畜污染的饲料后经消化道感染。此外,本病还可经呼吸道黏膜破损处和配种等发生感染。妊娠母猪感染本病时可经胎盘垂直传播侵害胎儿,PRV可通过胎盘而传递给子体,而母体免疫球蛋白却不能保护,所以对胎儿的感染是致命的。泌乳母猪感染本病后1周左右乳中有病毒出现,可持续3-Sd,此时仔猪可因哺乳而感染本病。带有病毒的空气飞沫核可随风传到9km或更远的地方,使健康猪群受到感染。近来研究表明还能通过生殖道感染,被污染的饲料、或带病毒的鼠、羊等动物也可传播。牛常因接触病毒而感染发病,但牛和猪之间也可以互相传播。
4.流行经过 猪伪狂犬病的发生、病的演变过程、临床病理与猪的生理状况、年龄、品种、猪舍结构、饲养方式、猪群密度、温湿度、病毒的毒力、防疫措施的严格程度及免疫接种与否等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