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要点
1.病原体及流行病学
(l)华枝睾吸虫成虫扁平呈叶状,是雌雄同体。虫体前端稍尖,后端较钝,体表光滑。其发育过程需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是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或虾。成虫寄生于猪胆管内,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虫歹田玛后,在其消化道孵出毛蚴,并在螺的淋巴系统发育成胞蚴、雷蚴和尾蚴。成熟的尾蚴离开螺体,钻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或虾的体内肌肉组织,形成囊蚴,当猪吞食了含有囊蚴的生鱼或水生物后发生感染,并移行至肝胆管发育为成虫。
(2)流行地区的人、猪粪便如未经处理即倒人鱼塘,易促进本病的流行。
(3)有适宜中间宿主淡水螺和淡水鱼大虾生存的水环境及中间宿主的广泛存在是华枝睾吸虫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
(4)猪的感染多因喂食生鱼、生虾引起。
2。临床症状 - 虫体寄生于猪的胆管和胆囊内,因机械性刺激,引起胆管和胆囊发炎,管壁增厚,消化机能受障碍。:。病猪食欲下降,消瘦,贫血,轻度黄疸。
3.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是胆囊肿大,胆管变粗,胆汁浓稠。胆囊和胆管内有许多—虫体和虫卵。肝表面结缔组织增生,有时引起肝硬化和脂肪变性。
4.粪便检查 直接涂片检查或用漂浮法检查虫卵。
(二)防治措施
1.治疗
(l)丙酸哌嗪:按50-60毫克/千克体重,拌料饲喂,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