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秋季猪病预测
根据八维公司售后服务部近期从广东、福建等地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今年夏季在局部区域高致病性蓝耳病有卷土重来的趋势。在局部区域,本病已显示出传染性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母猪出现大批流产和死亡等特点。猪场一旦感染此病,会导致巨大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损失。广大养猪朋友对此病的防控要高度重视,不可掉以轻心。现就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治措施提出如下意见,仅供参考。
1症状
本病发病都是以高烧开始(体温41℃以上),皮肤发红(育肥猪),4d~7d传染全群,随着病程的发展,采食量下降或废食,精神沉郁,皮肤由红转白或转黄,部分猪只出现呕吐和腹泻,部分母猪出现发烧流产(怀孕中前期的母猪多见)和死胎(怀孕后期多见,死胎后不能自然娩出死胎)。哺乳仔猪也会被感染发病,出现发烧、下痢(呈黄绿色水样),3d~4d后可出现大量死亡,有的哺乳仔猪因母猪发病没有奶水而被饿死。
育肥猪发病4d后有少部分猪只死亡,发病7d后很多猪只精神萎靡不振,站立不稳或卧地不起,鼻孔流脓,能听到急促的呼吸声,全身黏膜和皮肤发绀,以耳朵、鼻镜、眼圈、肛门和乳头最明显,猪只的死亡数也开始明显增加。一般传染速度快,病情发展骤烈的猪场死亡率高,可达到90%以上,传染速度较慢,病情缓和的猪场死亡率较低,可在30%以下。病程一般15d~20d。疫情后的半年时间里,母猪往往出现发情不正常和受胎率低下的情况。
2病理学变化
病变主要为淋巴结肿大出血或呈棕黄色,脾出血性梗死变软,肺呈间质性肺炎并有少量出血点,肾和膀胱有出血点,胃肠黏膜或黏膜下层出血。
3防治措施
3.1对未发病的猪场的预防措施
第一, “堵”——把病原堵在猪场门外。①猪场不要从疫区引种、不要从疫区采购猪苗;②加强猪场隔离消毒工作,人员进人猪场前要换鞋、换衣服和洗手消毒,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