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恰逢周日,双汇集团办公楼里许多员工依然坚守岗位。此刻,距离3·15瘦肉精事件发生已近60天。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截至2011年5月8日,全国共有166个地区的执法部门对“瘦肉精”进行了专项检查,双汇产品未检出“瘦肉精”。截至同日,双汇集团共计收到抽检、送检检验报告784份,其中生猪6份,猪肉22份,肉制品756份,共计51个地区,22个工厂,结果全部合格,均未检出“瘦肉精”。
尽管抽检合格,市场迅速回暖,一切都在朝着有利的趋势发展,但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消费信心,危机仍然笼罩着这个全国最大的肉类加工企业。
多空争夺,“56元”保卫战
双汇发展(61.85,-0.93,-1.48%)自复牌至今,上演了一幕幕惊险的多空争夺战。
3月16日停牌之前,双汇发展收盘报于77.94元。4月19日,双汇发展在历经一个多月的停牌自查后,正式复牌。
复牌之后,双汇发展上演了激烈的多空争夺战。两个跌停后,4月21日,双汇发展开盘下跌6.56%,之后其跌幅加速放大,最低下探至58.2元,但随即被大资金拉起。
从3月15日到4月2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连续4个交易日披露双汇的交易信息,卖出量最多的席位均为机构。仅以披露的数据计算,4个交易日内机构就累计卖出了14.84亿元,该阶段的总成交量为41.5亿元。
然而,与此同时,认可双汇价值的多方,则持续买进。从双汇3月15日第一次跌停开始,就一直有机构和游资买入该股票。以3月15日至4月21日4个交易日的披露数据计算,其间有超过13.1亿元资金买入双汇,除去两个机构席位少量的“T+0”,净买入资金超过12.3亿元。其中,深圳一家证券营业部曾累计买入3.01亿元,成为抄底最大的一个席位,据称,这是一个游资集中的著名营业部,从这一点来看,明显有游资大举杀入博反弹。
5月4日,之前一直在56元现金选择权价格之上“坚守”的双汇发展终于不敌大势,两市大跌的同时也引发双汇发展股价直线下跌,盘中一度跌破56元,后虽震荡回升,但收盘价仍报收于56.22元,距离56元“近在咫尺”。
5月5日,双汇发展盘中再次跌破56元,之后有所回升,报收于57.56元,涨2.38%;5月6日,依托于食品加工板块走势活跃,双汇发展涨4.07%。
自瘦肉精事件曝光以来,双汇发展股价遭到重挫,从之前的85元左右的平台直线坠落,至57元附近才有所企稳,公司市值缩水超过170亿元,同时,换手率超过了今年前三个月的总和,显示机构纷纷撤离。
在双汇发展的股价多空争夺中,尤以56元价位——要约收购价为关键点。去年12月10日,在公布整体上市方案的同时,双汇发展也公布其实际控制人变更的消息。
根据公告,由双汇员工投资设立的境外公司兴泰集团,持有双汇国际30.23%的股份,为最大单一股东。而其关联公司运昌,则持有双汇国际6%的股权。同时,通过“投票权”的设计,兴泰成为双汇国际的实际控制人,并最终成为双汇发展的实际控制人。
当时拟定的要约收购价格为每股56元,比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公告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53.38元/股溢价4.91%。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双汇股价跌破56元,投资者可以选择以这一价格,把股票卖给双汇管理层。同理,双汇管理层须对近150亿市值的流通股进行现金收购。
不少机构发布研究报告称,继续看好该行业龙头。而记者发现,目前一些机构仍然给予双汇发展“推荐”评级。相当一部分分析师认为,长期看好一只股票不能只盯着一次性减值损失,双汇发展一旦跌破56元,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介入时机,但同时表示,此时介入仍需审时度势,适度把握。
开放工厂,内控专业化
瘦肉精事件之后,双汇做出了一系列工作:实施生猪屠宰“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从源头上确保100%安全;引入独立监督机构,建立产品安全第三方检测机制;加快发展养殖业,进一步完善双汇产业链;原辅料进厂批批检查,建立索赔机制;成立食品安全监督委员会强化监管等。无疑,这些举措都是围绕筑高食品安全墙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