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一季度养殖利润回暖的驱动下,生猪市场主体开始扩大产能,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回升,截至10月已累计增长2.18%,达到4073万头。年末本该是生猪销售旺季,但是在高产能的影响下,生猪价格再度转跌,目前生猪市场“旺季不旺”。
养殖端对后市预期悲观
国联期货农产品事业部于子宸表示,进入四季度,虽然需求旺季到来,但是近几年“旺季不旺”的现象时有发生,养殖端往往会锚定旺季需求进行增产,近期养殖户大猪出栏积极性明显提升,大猪供应占比及均重小幅提升。而集团场普遍采取下半年出栏增量的策略,养殖端出栏积极性较高,市场供给压力较大。需求端增量无法匹配供给端增量,市场预期转弱,生猪现货价格下跌。
“目前,养殖端对后市的预期偏悲观。”浙商期货研究中心农产品研究员万晓泉称,旺季出栏积极性较好,供给持续施压,猪价不断走弱。母猪整体产能回升,叠加前期养殖端出现增重操作,今年8月起生猪供给逐步增长,四季度供给增量明显。与此同时,屠宰量基本处于近年来的中性水平,需求端无明显提振因素,故旺季需求增幅有限。因此,11月下旬,在旺季需求兑现不及预期后,养殖端出栏积极性明显上升,供给持续释放,猪价转弱。
中信建投期货养殖分析师魏鑫提到,在气温下降之后,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一方面对短期现货价格有一定支撑;另一方面使得肥标价差更明显。现货价格目前在供需均环比增长的情况下,预计走势维持平稳,但市场缺乏信心,且仍有较多套保需求等待时机入场,期货远月合约整体压力依旧较大。
万晓泉认为,明年一季度生猪反弹空间相对有限。明年一季度生猪供给仍旧处于高位,加上明年春节偏早,需求旺季窗口缩窄,预计养殖端年前出栏压力较大。春节后需求淡季到来,在供需宽松背景下,预计明年一季度生猪价格整体仍将承压,反弹空间有限。
“目前生猪期货价格接近历史低位。随着生猪产业集约化发展,在目前仍有养殖利润的情况下,产能和产量都保持边际增长态势,明年生猪价格持续承压。”魏鑫说。
银河证券最新研报指出,2025年农业投资机会依旧可围绕养殖产业链展开。其中在生猪养殖方面,精细化管理贡献利润弹性。预期2025年生猪出栏率大概率同比略有提升,意味着猪价或同比下行;生猪价格波动性或低于2024年水平。受饲料原料价格低位、养殖效率提升等支撑,优秀猪企成本持续优化,2025年利润贡献或可持续。行业竞争已进入到精细化管理竞争阶段。
能繁母猪存栏量存在一定去化预期
不过,也不必过分悲观。
相关分析认为一是产能增长缓慢。本轮生猪产能从2024年5月开始缓慢修复,截至10月,全国能繁存栏仅4073万头,同比依然下降3.20%,6个月产能仅修复2.18%。四季度产能依然维持较低增长,对应着明年上半年生猪供应增长将是缓和的,预计明年猪价下行亦是温和的。
同时,随着年底消费旺季的逐步到来,我国生猪价格仍然有望回升。叠加养殖成本的回落,生猪养殖盈利仍有望回升。截至2024年10月末,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到4073万头,处于绿色区域,距离绿色区域上限仅有0.5%的空间;若超出上限,将进入黄色区域,将启动相应调控措施;能繁母猪存栏量存在一定去化预期。
山西证券指出,2024年以来的这轮猪价上涨,同时少有地伴随着上游原料价格的明显下行,从而有助于生猪养殖行业进一步扩大盈利空间。生猪养殖行业后续盈利时间的持续性或有望超出市场的悲观预期。
饲料成本下降价格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饲料价格整体不振,主要因原料中玉米、豆粕等主要原料成本下降。同时,前期主动减产和因猪病被动减产的效应显现,生猪存栏下滑,饲料销量降低,导致饲料价格走低。
Mysteel数据显示,截至12月18日,国内豆粕均价为2861元/吨,较年初下跌超1000元/吨,跌幅26.62%;国内玉米均价为2097元/吨,较年初下跌近400元/吨,跌幅16.32%。
“2024年国内豆粕现货价格整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反弹乏力。同比来看,价格中枢明显走低,波动幅度有所收窄。”卓创资讯分析师马梓涵认为,2024年豆粕价格出现异常弱势行情,受到国际、国内多方面影响。国际方面,今年全球大豆实现创纪录产量,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价格震荡回落,不断刷新近四年低点,打压国际豆系价格。国内方面,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中国共计进口大豆9709万吨,同比增加830万吨,其中8月更是创下1214.4万吨的历史单月进口纪录。随着大豆集中到港,原料供应压力不断提升,上游企业被迫力保生产计划稳定,市场大豆压榨量整体走高。
供给量攀升同时,豆粕需求端表现并不及市场预期。
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受生猪产能回调、畜禽存栏减少和养殖盈利不及预期等因素影响,饲料产量高位回落。前三季度,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2.28亿吨,同比下降4.3%。其中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同比分别下降4.1%、11.6%、1.1%。
豆粕价格不振的同时,2024年国内玉米价格也呈现弱势运行态势。
“截至12月19日,国内玉米价格已跌至全年低点2021.31元/吨,而年内最高价即1月2日的2420.01元/吨,高低价差达398.7元/吨。”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文萍介绍,2023年至2024年,全国玉米产量同比增加2847万吨,总产量达到2.7亿吨,为近五年的最高值,叠加进口玉米补充,玉米供应整体偏宽松。需求方面,受原料成本下调影响,玉米深加工企业盈利较上一年度明显好转,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提升,玉米消耗量提升,但全年新增供应量远大于需求增加量,玉米市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价格承压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