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多省能繁母猪存栏大减,五省接连出台调控新规,频频调控有何深意?

来源:猪场动力网 2024-06-14 09:56:00| 查看:

  近日,多省公布一季度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情况。根据统计情况来看,大部分省份都较去年出现大幅下降,有的省份降幅甚至超过10%;与此同时,四川、广东、湖南、江苏和江西纷纷调整能繁母猪调控指标,背后又有哪些深意呢?



  多省能繁母猪存栏大减

  去年开始,遭遇史上最长亏损周期之后,各省产能去化已初见成效,根据统计的各省一季度存栏情况来看,大多数省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均出现减少,且递减幅度不低。

  比如山东,今年一季度生猪存栏为2364.2万头,能繁母猪为256.3万头,分别减少16.7%和8.5%;同样来自北方的安徽也不遑多让,一季度生猪存栏为1386.8万头,能繁母猪存栏为131万头,分别减少14.3%和14.1%。

  来自南方的养猪大省也不例外,比如四川一季度生猪存栏3761.3万头,能繁母猪存栏为365.1万头,分别减少4.8%和8.7%,还有广东一季度生猪存栏为2029.19万头,能繁母猪存栏为193.24万头,分别减少2.2%和9.6%。

  此外,一些养殖体量不大的省份去化节奏也比较大,比如浙江、江苏、海南等省份,如浙江一季度生猪存栏为555.7万头,较同期减少12.9%,能繁母猪存栏为60.9万头,较同期减少10.9%。

  产能去化力度之大,可见一斑。



  五省接连出台调控新规

  在此背景下,近日,广东、江西、湖南、四川、江苏5省公布最新生猪产能调控措施,对能繁母猪保有量及调控范围进行了调整。

  先是4月初,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征求《广东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修订)(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表示,全省能繁母猪保有量稳定在190万头左右,规模猪场(户)保有量不低于5000户,生猪自给率保持在70%以上。公告中还提到,根据全省能繁母猪月度存栏变化的不同情形,划分绿色、黄色和红色3个调控区域。即全省能繁母猪月度存栏量处于正常保有量的85%-92%或105%-110%区间(含85%和110%两个临界值)。启动相应调控措施,与市场调节共同作用,促使能繁母猪存栏量回归到绿色区域。

  5月下旬,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出台《湖南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方案》强调,“十四五”后期,设定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即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稳定在345万头左右。之后,将根据猪肉消费和生猪生产效率等变化情况,动态调整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

  接着是6月初,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江西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调整了全省能繁母猪保有量、适当放宽了产能调控区间,进一步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措施。根据《方案》,江西省能繁母猪保有量从161万头调整为160万头;规模猪场任务不变,保持在7600家以上;产能正常波动的绿色区域下限由95%调整为92%,产能大幅波动的黄色区域下限由90%调整为85%。

  6月上旬,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四川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按照四川能繁母猪存栏量调控目标稳定在正常保有量370万头左右,确定相应的调控措施。按照生猪产能调控要求,《方案》将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动划分为绿色(92%—105%区间)、黄色(85%—92%区间)和红色(105%—110%)3个区域,采取补贴的调控措施。

  6月12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江苏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明确适当放宽产能调控区间,进一步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措施,全省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120万头,规模猪场保有量5000个以上;能繁母猪存栏量绿色区域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5%调整至92%,存栏量黄色区域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0%调整至85%。




  频频调控有何深意

  一、稳住产能。正如前文所述,经历了长期的亏损和疫情影响之后,多地能繁母猪出现大幅下跌,政府即使出台相关政策,显然有稳住产能的目的。比如四川省近期出台的《进一步强化生猪稳产保供七条措施》(简称《七条措施》)明确,兑现的2023年生猪出栏任务省级奖补资金全部用于生猪生产,重点支持仔猪填槽补栏和增加优质能繁母猪。2024年继续对超额完成出栏任务的市(州)实施省级奖补。

  二、引导高质量发展。结合各地的调控政策来看,除了降低了能繁母猪调控保有量之外,各地调低了绿色区域和黄色区域下限,将能繁母猪存栏量绿色区域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5%调整至92%,存栏量黄色区域下限从正常保有量的90%调整至85%。这个目的很明确,一是更多让市场引导,二是希望各地淘汰低效母猪,提升养殖水平。

  三、除了上述两点之外,各地提出了规模猪场保有量调控目标,如广东要求规模猪场(户)保有量不低于5000户,江西要求规模猪场保持在7600家以上,江苏要求规模猪场保有量5000个以上,确定规模猪场数量目标,各地有退出才有新建,这两条会卡死很多盲目扩张的上市猪企,失去弹性,但相对于“公司+农户”养殖模式,限制较小。

  由此观之,从调控层面来看,调控政策一是避免养殖场户过度淘汰母猪,损害生猪基础产能;二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从未来行业周期表现来看,产能波动将减小,“猪周期”显著延长。

【版权声明】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