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保监会统计,2015年,全国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74.7亿元,参保农户约2.3亿户次,提供风险保障近2万亿元。其中,能繁母猪保险保费收入14.2亿元,承保覆盖面60%以上,参保农户约579.8万户次,提供风险保障约241亿元。
育肥猪保险保费收入40.1亿元,承保覆盖面约25%,参保农户约378.1万户次,提供风险保障约940亿元。与此同时,2015年保监会取消了农业保险经营资格审批事项,就是说凡具备规定条件的保险公司都可以经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不需要保监会审批,由此可见,2016年生猪保险市场动作还将持续升温。
农业保险在两会上也成为关注的焦点,据保监会本月发布的总结,在其此前已办理完毕的154件政协委员议案中,涉及农业保险的主办建议提案数量同比增长35%,农业保险进一步成为聚集点。
可以说,在养猪业最先起步发展的时候,国家的宏观调控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养猪行业的发展和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其作用就在逐步的减弱,甚至成了阻碍!减少国家调控,逐步放手给市场,大概是这两年养殖户最大的呼声!由此,我们不得不感叹:掌握市场才能真正掌握养猪行业发展的命脉!生猪保险在近两年大显身手正是顺势而为,也得到了很多养殖户的认可。
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方面,到目前为止,生猪保险仍不敷养殖户应对行情低迷和灾害的需要,而保险公司也没有找到利益平衡点,因为生猪保险是政策性险种,所以保险公司才一直在积极参与,但无论是险种的丰富程度和保费标准都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养殖主体对于保险的认识也有待加强,如何加强对生猪保险的有效利用也将是一大难点。
对于生猪养殖发展的长效机制,我们或许只有边走边改进,边走边完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