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来天,猪价可以说好比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并且呢,勇猛地重回到了6元时代。
  虽然中间也有过小跌,但时间都比较短,幅度也不大,然后很快就又继续上涨了。
  但是好巧不巧,根据最新生猪报价来看,就在10月份的最后一天,猪价跌了。
  虽然说刚才说了,之前也有过下跌,但时间都不长,很快就又涨起来了,但这一回的下跌我觉得得引起重视。
  为什么呢?
  其实大家都明白,这波猪价上涨并不是反转,只是反弹。
  谁引起的反弹呢?
  主要是二次育肥的入场。
  根据机构数据显示,这波二次育肥入场比例平均达到了25%到40%,有的地区甚至超过了50%。
  二次育肥入场,截流了很多标猪,再加上月末大企业缩量出栏,生猪供应自然就下降了。
  而随着天气变冷,下游猪肉消费也确实有抬头,所以供减需增,再加上情绪这么一扰动,猪价就涨起来了。
  但为啥说这回可能真涨不太动了呢?
  原因一,二育成本提高了。
  之前二次育肥积极入场,一方面是看好了马上开启的腌腊、灌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猪价跌破新低,见底信号比较明确。
  但现在猪价连涨十来天以后,价格重心重新回到了6元/斤以上,这也意味着二育的成本增加了。
  而话说回来,现在生猪大背景是个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产能高位,存栏高位,消费呢,只能说有小预期,大预期是没有的。
  市场情绪还是理性的,不至于冲昏头脑,所以随着猪价上涨,二育的积极性减弱了。
  原因二,大猪涨不动了。
  成本增加了,二次育肥会变得谨慎,但只要有利润,还是有勇士的。
  但是随着标猪价格上涨以后,大猪上涨的势头也弱了,标肥价差开始缩小了,这就意味着再去买标猪卖大猪的买卖快干不成了。
  俗话说杀头的生意有人干,赔本的买卖无人问津,一旦大猪涨不动或者涨势不足,利润缩小甚至无利,自然这积极性就更没了。
  现在大猪是什么情况呢?
  太明显的下跌倒是还没看见,但是部分地区已经有回调的趋势了,并且可以预见,后期市场上大猪供应会很多。
  为什么呢?
  因为仔猪现在已经涨不动了,仔猪涨不动当然有很多原因,一方面说明养殖户对后期行情并不看好,所以补栏积极性弱。
  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养殖端的重心都在育肥标猪身上,都想趁着这波供需差来快赚一把呢。
  原因三,消费增长有限。
  虽然说四季度是猪肉消费的旺季,又有腌腊,又有灌肠,又有元旦、春节,但是养殖端的出栏高峰也对应在这一时期,不然这会儿压栏干什么呢?
  所以消费是有增长,但供应增长可能更多,所以相对消费的增长就显得有限了。
  原因四,就是市场真的不缺猪。
  这个分析过无数次了,从之前的能繁母猪数量以及仔猪数量对应到四季度,生猪存栏都是高位,再加上年末猪企冲目标放量,四季度供应压力不会小,市场更不会缺猪。
  而且风口往往也就是那么一阵,标肥价差大,且标猪价格探底,过了这一阵也就过去了,猪价不会跌回去,标肥价差也扩不动了,那么猪价的上涨自然也就要到头了。
  当然到头并不是说一点儿也涨不动了,预计到11月份还能涨几下子,但整体要开始进入震荡环节了,所以再追高就要小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