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电话回访,除患病严重的猪前后死亡12头外,保育猪群已经稳定了,猪呼吸道症状基本消失,被毛粗乱和关节肿大的猪已经恢复正常。该养殖户十分感谢兽医老师,说他给自己挽回了五六千元的经济损失。
四、治疗体会:
1、猪蓝耳病主要破坏肺部巨噬细胞,造成机体免疫抑制,这样易造成各类细菌病混合感染,如保育猪出现副猪、链球菌病、中大猪出现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等。有些蓝耳苗毒力较强,也易引起免疫抑制,这也是有些猪场不稳定的原因之一。
2、猪蓝耳病暴发后很难恢复平静,主要是猪蓝耳病的病毒血症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45天,这样就使病毒在猪群不同阶段循环传播。造成疾病的持续不断,所以用药疗程最少要2-3周,对该病有一定的防控作用。
3、在不稳定的猪场总有一些猪对蓝耳病没有建立抵抗力,易造成该病的发生,如果猪群处于良好的状态下,继发感染的压力较小,猪群有较好的免疫力,就不易发病。在生产实践中通过添加中药保健能有效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如黄芪多糖、扶正解毒散等中药,对预防猪蓝耳病有一定作用。
4、在选择蓝耳疫苗要谨慎,兽医师建议进行蓝耳病抗体检测,如蓝耳病抗体S/P平均值均已超过2.5,表明该猪场蓝耳病病毒较活跃,已经感染了蓝耳野毒,通过进行蓝耳病毒分离,再进行测序,选择适合本场的蓝耳毒株进行免疫。保育猪在断奶、转群时用相关的药物保健配合进行。
5、副猪嗜血杆菌在病猪关节、浆膜、肺脏、脑膜等部位含量较多,而关节、浆膜、肺脏、脑膜等毛细血管分布较少。一般药物很难到达副猪嗜血杆菌分布最多的部位。所以在药物的选用上,只进行药敏实验选用药物是不够的,必须选用穿透性强,组织分布浓度高的药物,如:头孢噻呋、恩诺沙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