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新一轮“猪周期”飙风 “猪上天”的风口在哪里?

来源: 财经杂志   2015-08-07 10:20:47   查看:  次

副标题[/page]
  暴跌之下,不管是仔猪还是能繁母猪,都没有养殖户愿意入场收购形成新的产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猪肉产量2574万吨,同比下降4.9%,而去年同期为增长3%。产能萎缩导致的结果,便是从今年二季度开始,猪肉价格再次进入上涨“风口”。


  在此还有一个被忽略的因素不得不提及——2014年起,俄罗斯禁止进口欧盟猪肉,从而使得搁浅10年之久的中国企业猪肉中标出口俄罗斯。自2014年10月11日正式恢复中俄猪肉贸易开始到2015年2月初,黑龙江省对俄罗斯欧洲部分的贸易量已经超过了四千吨。更让行业乐观的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因当地猪肉缺乏,对中国猪肉的需求量也很大。


  此外,随着“一带一路”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加,甘肃2014年对中亚的冷冻猪肉也达到了5558吨。虽然出口规模总量仍然较小,但对于此前一直处于寒冬中的猪市而言,仍是一大利好。


  近来各地养殖者受利益驱动纷纷补栏,但受仔猪生长规律限制,预计明年一季度末期,本轮“猪周期”才能进入下滑区间。每逢此时,产业链各方会出现反思的声音。实现大规模养殖,曾经被各方视为缓解甚至熨平“猪周期”的杀手锏,但就本轮表现而言,为何效果仍然有限?


  一些研究农业的专家分析,可能的解释是,一是中国规模化养殖标准仍然太低,五十头、上百头的养殖大户即可被试做规模养殖,但他们在面临市场时仍然与养三五头猪的散户没有太大差异;除此之外,前一轮繁荣周期进场的各路资本,即使能够实现真正的上万头的规模化养殖,但它们彼此之间并未实现“合纵连横”或互通有无,依然无法有效稳控市场。


  另外,此前一轮猪周期中,政府的一些干预手段也使“猪周期”的振幅变得颇为复杂,被业内一些人士腹诽。事实上,除了价格猛涨外,前述四川生猪生产大干快上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生猪生产扶持手段,包括能繁母猪的补贴、规模化养殖补贴、信贷支持等。因此,业内人士一直呼吁,本轮政府要调控时,应注意加快农产品生产支持政策和流通体制的改革,确保农业生产的制度更好地适应当前中国生产和市场的现状,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专家建议,政府调控“猪周期”,应尽量采取包括降低国储玉米价格使生猪饲料成本下降;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成本;加速农产品定价机制改革;降低农户贷款利率,降低非生产成本等市场化手段。假如这些难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缓解,再过一两年,等风一来,“猪将再次飞上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