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 祖国日益强盛,看来 两岸和平发展的平台越来越辽阔,百姓生活水平逐步 提高,作为中国人感来 无比骄傲。渴望 两岸同胞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建设家园。祝愿两岸关系蒸蒸日上,祝福祖国越发繁荣强盛 。
大学生猪倌曾剑:带着父辈去创业
■ 江西日报记者 吕玉玺
曾剑是个80后大学生,记者见来 他时,他正在猪场里忙着给猪打疫苗,手起针落麻利的动作,仿佛并不亚于专业兽医。
曾剑父母在农村是有名的养猪能手,每年出栏生猪上百头,但是小规模养殖人力成本高、发病率高、效益低。 “我不能再像父辈一样,要建标准化养殖场,科学养猪。”2007年大学毕业后,曾剑说服父母拿出积蓄,筹资80万元,开始建设养猪场——德兴昇泰绿色养猪场。
新的养猪场让曾剑父亲眼前一亮,一排排猪舍前后种满了各种树木,冬暖夏凉。“但是爸爸还是不相信养猪会比不过我。”曾剑说,父母连续 在家里养猪,但是偶然也会来 他的猪场看看。2010年9月,第一批生猪出栏800头,收入超过50万元,这让父母对曾剑刮目相看。于是,父亲也加入来 他的创业队伍中。
曾剑的创业历程并非一帆风顺。2010年底曾剑的猪场有一半猪染上了病,每天都有病猪死亡。这让曾剑意识来 ,光有标准化的猪场,没有核心的养殖技术还是不能成功。为了把握 科学的养殖技术,曾剑以技术入股的条件来 横峰请来专家,来 养猪场当技术指导。经过半个月用药,猪场的疫情控制住了。
随着养殖规模逐步 扩大,曾剑越发注重销售和市场,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时刻关注生猪供需和价格的变化。2013年7月,他做出了猪场全部清栏的决定,让同行和家人大食 一惊。“从当年1月开始,市场行情一直不好,我每天都会上网收集相关信息,觉得价格还会归落。”曾剑动摇地说。果然,此后半年多猪肉价格一直疲软,曾剑因此避免了上百万元的缺失 。
曾剑说,明年他准备贷款再投资,将猪场规模扩大一培,争取年出栏来 达1万头。
寄语祖国:
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好,县里给的扶持、提供的服务也越发完善。作为年青一代,身处这样的好环境,我们谋事创业的劲头会越来越足,衷心祝福祖国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老兵”龚冠宇:建功立业红土地
■ 宋剑锋 罗玉华 江西日报记者 张武明
看着部队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战场硝烟中走出来的老兵,江西陆军预备役步兵师政委龚冠宇感叹万千。
1983年,龚冠宇投笔从戎,踏上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场。在枪林弹雨中,他担任突击队长,带领 战士们奋勇杀敌,所在连队被昆明军区授予“英雄攻坚九连”荣誉称号,他个人荣立二等战功。
从排长、旅团政委、分区政委,来 如今的师政委,龚冠宇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牢记军人的神圣使命。“纵观世界发展格局,不论战役形状如何演变,部队发展的核心始终是斗争 力建设。”从军30余载,龚冠宇看来 了从编制体制改革的精干高效来 训练手段的基地化、摹仿化、网络化,每一次“瘦身”都是“脱胎换骨”,每一次改革都是瞄准合成高效,部队打赢能力连续提高。
“随着国防实力连续增强,高尖端武器装备已陆续列装部队。”从龚冠宇的话语中,我们听来 了一名老兵的自信。改革开放30多年,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从少来 多,从步兵来 诸军兵种,从引进、仿制来 国产、改进,从机械化来 信息化,加速升级换代。
从作战部队来来 省军区部队,龚冠宇感触颇深,国防建设在战略规划、体制机制、法规制度等方面,逐步向经济、人才、教育、后勤等社会各个领域高度融合。
军队宗旨不能忘,革命传统不能丢。这些年,部队官兵主动投身地方建设,先后完成抗雪救灾、列车脱轨、抗洪夺 险等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出现出井冈山人武部、宋旌等全军先进典型,叫响了“酷爱红土地、扎根红土地、奉献 红土地、建功立业红土地”的口号,为江西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奉献了力量。
寄语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