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一方面,我省的牛羊肉价格一路狂涨,已站上60元至70元/公斤的高位,而牛肉价格更是创下了连涨11年的纪录。另一方面,农户养殖主动性却不热反冷—
云南日报美编 张维麟 画
核心速读
消费快速增长,价格连年上涨,照理说牛羊产业本该乘势红火起来。然而,现实却是:肉价上涨,“热烈”的是市场,生产者则反映“平淡”。云南海潮集团天牧肉牛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应海坦言:“肉牛养殖看起来很美,做起来很苦涩。”作为牛羊最基础生产力的能繁母牛、母羊数量的不断下行,更从基本面反映出养殖主动性不热反冷的现实。生产和市场的“冰”“火”两重天,折射出我省肉牛、肉羊产业存在的产业发展困局。
现状
供不应求价格或不断走高
没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但我省发展牛羊等食草畜牧业却具有天然的优势。全省天然草山、草原面积达2.29亿亩,是全省耕地面积的3.5倍,居全国第七、南方第二,是全国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之一。特殊的气温及丰富的饲草资源优势,造就的是全省129个县市区有近110个县是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的相宜区。
而丰富特殊的畜禽品种资源更令国内其它牧区眼馋,目前我省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的品种已达60多个。怒江独龙牛、槟榔江水牛、邓川牛、德宏水牛、文山黄牛、中甸牦牛,圭山山羊、龙陵黄山羊、云南半细毛羊、云岭山羊、宁蒗黑绵羊、罗平黄山羊等优质地方牛羊品种,更以肉质好、耐粗放饲养治理 、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成为我省发展特色畜牧业、做强牛羊等草食畜产业不可多得的种质基础。
比之过去,我省牛羊养殖业近些年的发展可圈可点。变自然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我省把发展以牛羊为主的山地牧业作为高原特色农业的重点产业来培植,瞄准牛羊产业发展的“软肋”,发力生产方式转变、基础设施建设及以良种繁育体系为重点的种、料、防、训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等关键环节。但把肉牛、肉羊产业放在资源优势显然、市场需求不断旺盛的“利好”情况下来考量,我省牛羊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出现 趁势而上、加快发展的局面。
省草山饲料站的高级畜牧兽医师杨士林说,“受养殖成本高和资金投入量大等多方面不利原因限制,牛肉、羊肉的供给短时间内仍难以提升,加之消费量在连续增长,供需缺口越来越大,价格肯定 越来越高。云南的牛羊产业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我省牛羊养殖业现状
养殖:全省扶持培养牛羊基地县50个
据不完全据统计,目前全省存栏肉牛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达730个,存栏肉羊1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户)达7500个以上。其中,2012年新建存栏100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306个;新建存栏100只以上肉羊规模养殖场2015个。
品种:改良新品牛出肉率增加 1倍以上
杂交牛我省从国外引进西门塔尔牛、短角牛、皮罗门牛等肉牛品种和波尔山羊、努比羊等优良肉羊品种对本地牛羊进行杂交改良,提高牛羊个体生产水平。云南省草山饲料站的高级畜牧兽医师杨士林说,“过去农户饲养本地品种的“疙瘩牛”要4来 5年才能出栏,改良后的杂交牛,只要饲养得好,两年半来 3年就可出栏,而且出肉率比”疙瘩牛“多1倍以上,养殖效率增加 了1倍多。
企业:养殖公司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马龙双友牧业、石林云昊牧业、普洱爱伲农牧、建水红辉肉羊养殖公司等肉牛、肉羊龙头企业,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将科学养殖技术、优良品种植入千家万户,变农民“养牛为耕田”、“养羊为赚盐巴钱”为瞄准市场需求的商品化、产业化养殖,全省肉牛肉羊产业的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产业规模连续壮大。
存栏:来 去年全省肉牛存栏1040万头
来 2012年,全省肉牛存栏达1040万头,居全国第3位;出栏366万头,居全国第7位。肉羊存栏1200万只,居全国第11位;出栏800万只,居全国第10位。
困局
牛羊产业“短板”十分显然
“存栏多出栏少,商品率不高,产业大而不强”,被业内人士反复提及。数据显示:2012年我省肉牛存栏在全国居第3位,但出栏仅为第7位,牛肉产量则滑来 了全国第9位。透视“大而不强”,我省牛羊产业的“短扳”十分显然。
养殖主动性不高,从牛羊最基础的生产力—能繁母牛、母羊近年来数量的不断下行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