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社去,好处用筐装
——大庆市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情景调查
养殖类合作社越来越牛气
丰收时节
党的十八大和去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培养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庆市近年来农业生产进步庞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迅速成长,反常 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形势如何?作用怎样?还有哪些短腿?近日,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座谈讨论等形式,广泛听取新型经营主体、基层干部群众和涉农部门意见,形成了此文。
新“主体”领舞现代农业
调查摘 访中,记者得晓 这样几种情景。“我们也要入社。”稻谷刚打完,林甸县的80多户村民陆续找来 王金昌,说什么也要入社。
“我家的地还给合作社种。”这是农民邹青山、汤立春、石东洋唠的嗑。他们是肇源县古恰镇孟克里屯农民,去年孟克里屯内涝成灾,几家入社的地块全部绝产,忧患合作社退地。
“老办法不变,1亩600块。种地就兑现。”社理事长崔光明说。三个人笑着走了。
“我种87栋大棚西红柿,产100多万斤,没动地方就都卖来 南方了,因为我是昊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大同镇三村村民窦长春说。
我市农村专业生产合作社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市供销合作联社副调研员郭俊谦做了简要介绍:
1998年,二十年的农村改革,生产得来 了大发展。曾经发挥重大作用的农村供销合作社体制,受来 庞大冲击。
这一年,我市领导提出以发展农民合作社为切入点,去谋划、造势,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工作思路,把工作重点转移来 扶持农民协会、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上来。于是,便有了肇州县卜春方大蒜合作社,成了全省先例。
2004年全国人大托付 起草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李春迁为组长的考察小组,在我市进行半年考察。
归忆起来,肇州县供销合作联社的张友良副主任说:“肇州县办金穗粮食专业合作社时,工商部门没有样纸。”
“没有就制。”市领导非常支持。于是以公司注册的样本为样子,联社和工商部门共同研究协商,破例制出了全省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样本。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农民合作社以迅猛之势,在我市发展起来。
以近期据统计为据:截止来 2013年11月18日,我市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2586个,开展运作的1605个。种植业的897个,养殖业的648个,加工、服务和其他行业的60个。
从规模上看,500万元以上的有401个,1000万元以上的有117个,5000万元以上的9个,亿元以上的3个。
从标准上看,我市有8家合作社被农业部、供销总社评为全国示范社,有24家被评为省级以上示范社,其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从入社社员来看,已有5.5万农户,辐射带动16.5万户。在全市范畴内,形成了带领 农民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
几年来,这个主体连续发育、强化,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和无法估量的作用。
“五大作用”助力农民增收
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多元作用。
抱团闯市场
大庆处于松嫩平原的腹地,气温、土壤都非常相宜作物生长。粮食、果菜、药材品种多、品质优。奶牛、生猪、禽蛋更是丰盛。
前几天,记者在大同双榆树乡沙家窑村摘 访,老吕家院中铺设一条条网带,上面晒的是小杂鱼。主人说,这些鱼全被河北老客订了,加工成风味鱼干。结果是人家花1元一斤的价钱买去几百条小鱼,装进小塑料袋,袋里只装几条鱼干,批发给食杂店,就卖1元钱一袋,谁挣谁赔?
在杜尔伯特一心乡,有个鑫丰绿豆杂粮种植专业合作社,共80户社员,种植面积80000多亩,几乎占全乡耕地的一半。合作社建了个6000吨的粮食烘干塔,还有先进的挑选 、抛光加工设备。那80000亩地生产的杂粮,加工后质量大变、身价大增,成了大连、山东、江苏、广西,乃至东南亚地区的夺 手货。如果哪位社员的杂粮不急着出手,合作社有仓储设施,代储不收费,保护了社员权利。每年春,合作社都给出收购保底价,如果行情好,合作社按市场最高价与社员结算,从而保证了社员利益最大化。
有了利益保证,社员就有了信心,合作社就一天天壮大,去年销售绿豆和杂粮达8000吨,带动周边400多户,拉动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
规模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