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室生产发展很快,用棚室生产果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建棚室需要大量资金,前期投入难住不少人。生产是一个技术含量特高的过程,温度、湿度、光照、供水哪个原因都是作物生长的决定原因。就说番茄沾花吧,早几小时不行,晚几小时更不行,药沾少了不行,沾多了也不行,沾花不当,番茄不是不坐果,就是出畸形,都等于白扔。提起这事,大同镇民生小六队的王树海感慨地说:“我们屯种菜30多年了,有几家发财的?又有多少家拔了大棚不干了?”
民生小六队没有合作社,种菜者都是单独进市场,菜挤菜、价压价谁都没得利。
林甸县四合乡永合村,本来是典型的农业村。2011年,大庆市润琦生态有机农产品经销有限公司来这里成立双阳河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建了6100栋棚室,吸纳309户农民入社。去年夏,只610栋温室一茬生产的香瓜、黄瓜、柿子就挣归700多万元,社员人均收入1.8万元。
还是林甸县四合乡,在联合村有个林甸县博艺园林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
这是个被评为全省百强的专业合作社。说它强,强在规模上。
论品种,这里有造林苗木、园林绿化苗木、果树、草木、花卉、松柏等200多种。随便你买造林、绿化、美化、香化的苗木,这里都有,而且是满足供应,决不让你跑空车。
论规模,这个社有325户社员,带动了1328户,有26000亩基地。苗木成车地销,吉林、山东、辽宁、河北……一年卖归1000多万,社员人均增收8615元。现在连本县的雄伟 乡,附近的富裕县、依安县都被拉动了。
这里建有园林苗木职业学校和特色园林树种展现 园。今后,这里生产的将是新优奇特的绿化品种,是特技特艺加工的高尖端园艺产品。
机械化生产
论能力,就我市农村而言,每个农户耕种自己那点承包田都绰绰有余,还有必要机械化吗?
“太有必要啦!”归答者叫曲柏红。
曲柏红是肇州县丰乐镇农民,2010年联合5户屯邻买了两台玉米收割机,500亩玉米不来 10天收完了。
“这玩意省力又快。”不少屯邻来雇,结果外收了500亩。
“换大型的。”2012年联合58户,买了两台大型玉米收割机,自己收完3000亩玉米,又外收4000多亩。
“今年我们申请1千万元的大型农机具,进来158户农民,总耕地超过10000亩,有300多人从土地经营中解放出来。土地连片,从种来 收全部机械化。”曲柏红高兴地说。
以农机连起农户,再加上土地连片,走出农业机械化这一步,为集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进发打下基础。
集约化发展
人来 中年的胡立中,有一句令人深思 的话。他说:“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不应该提倡更多人去养猪。养猪的人也绝不应该以自己挣多少钱为目的,而要兼顾社会奉献。”
胡立中是肇州托古乡新荣村人,养猪十几年,如今存栏1500多头,年出栏3600多头。
他说的社会资源是指饲料。
“我们专业合作社养猪,使用新技术,有标准化养殖场。同样养成一头猪,我们用420斤料,小户可能用500斤,浪费80斤。同样买料,合作社进料,要比农户散买1吨少花1500元。还有一条是合作社有专职兽医,防疫、用药讲科学,而散养户怕猪得病,往往过量使用抗生素,生产的肉也不安全。”
说来 集约化,不能不提银浪地区的鑫土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据这个社的理事长丁德忠说,他们社现有的几十台套农机具和14个人,就实现了全社两万多亩地的机械化作业。如果再进1000万元的农机具,增加 6个人,就可以让银浪牧场那5万多亩耕地全都实现机械化。全场2800多个劳动力,完全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这对社会是多大奉献。
打造出品牌
品牌是“名片”,更是无形资产,这需要人们精心去打造。
前些年就有“五常大米,昌五蒜,双城的菇娘草不用看”的说法,说的都是品牌。近些年我市一些合作经济组织,按照“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原则,打造出许多品牌。
双榆小米、平桥无籽西瓜是地方品牌。老街基大瓜子、八井子提子全市晓 名。
由大庆市绿色农产品产业协会打造的“万川奇”品牌,已经被评为中国具有影响力合作社产品品牌。
品牌是经营者的成就,是产品流通的通行证,也是农村合作组织追创的必然物。
“三型”合作社带着农户闯市场
此次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是一次适应生产发展的生产力“重组”,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支部领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