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红村的吕淑秀一边养猪,一边在竹林村一家工厂做计件工。她告诉我们,前段时间由于死猪数量超出处理池容量,竹林村的死猪在处理池旁边堆成了“小山”。她说:“竹林村公交车站旁边就是一个垃圾站,村民把死猪放在那会有专人来收,几十只死猪沿着马路放在地上,排了老长。”
散户:上门收要给钱,不收仔猪
永红村是凤桥镇的养猪第一大村,这里紧邻竹林村。永红村的死猪无害化处理有两种运输方式:一是直接交给处理站的工作人员;二是放在垃圾站旁边,会有专人来收,在这次“黄浦江浮猪”事件之前也是如此。吕淑秀告诉我们:“我家离最近的垃圾站也就100米,算方便的,但有的养猪户离得快1000米,一头母猪三四百斤,肉猪也起码上百斤,光送来 垃圾站也得找三四个人帮忙。”
村民罗礼强告诉我们:“因为母猪是参加保险的,所以母猪死了得打电话让保险公司来人,还得来 畜牧兽医站签字,解释家里死了一头母猪。一样 这时候都得直接送来 无害化处理站,但是让他们工作人员上门来拉的话,得收100块钱,肉猪没老母猪那么贵,似乎是20块钱一头。”多位养猪散户反映,让处理站的人上门来收死猪挺麻烦,要么得给钱,要么跟求他似的。新丰镇的李河也说:“有人家里两三百斤的肥猪死了,自己没办法送过去,打电话找别人开车来拉,要付给运输费的。”
余新镇农庄村的何广文告诉我们:“以前无害化处理站的人小猪不拿,只拿母猪,现在出了事了,才开始大猪、小猪都收。”吕淑秀也说:“我们村长说过,小仔猪可以自己在地里挖坑埋掉,就不用送来 处理站了。”但是有人嫌麻烦,干脆把仔猪丢来 河道里。而在本次事件中,从黄浦江打捞上来的死猪大部分正是仔猪。
根据已有报道,嘉兴市目前对死猪处理的规定是,养殖户可以打电话通晓 ,由专人上门收集,也可以自己送来 填埋场,不需要农户掏钱。罗礼强说不是这样的,最起码以前要收费的。
根据2012年4月农业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的通晓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养殖、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对规模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生猪缺失 及无害化处理分别给予80元和880元的补助。但规模化养殖的标准是年出栏50头以上,张伦的养猪场并没有来 达这个标准,也就享受不来 政策的优待 。这在嘉兴市的养猪户中很有代表性。
竹林村已投入使用的病死猪处理池
此前,嘉兴市畜牧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农户可以获得每头猪80元的补助,目前已经落实来 位。但我们在多个村镇摘 访后发觉,几乎所有村民都说没有收来 过这项“死猪补贴”。“现在嘉兴有那么多死掉的仔猪,一头给80块,怎么可能?就算大猪一头补助80,政府能拿出来这么多钱?”罗礼强说。因为实际数额太大,补贴不来 位的问题的确突出。
事实上,即便拿来 80元的补贴也不足以承担将死猪送至无害化处理站的人工和运输费用。罗礼强和张伦都认为,如果是运送死掉的母猪,起码需要100元才有人乐意代劳。
大户潘建华:“我家处理池只用了一半”
嘉兴市从2009年开始推广“无害化处理池”。2012年,嘉兴全市生猪饲养量为734.19万头,嘉兴全市各镇、村和大产大户共建造了近600个无害化处理池,无害化处理池共消纳死猪32.56万头。按照700万头生猪和3%以内的常态死亡率运算 ,每年死猪近20万头,加之上一年死猪的消解需要一年时间,600个处理池的数量远远达不来 需求。
建无害化处理池就得占用土地。在散户居多的养猪基地,处理池由地方政府出资、划地。这对于土地资源本就紧张的发展现状而言,并不现实。而来 达规模化的养猪大户则筛选自己建造无害化处理池以控制成本。
潘建华是平湖市林埭镇共和村的养猪大户,他的养猪场在当地小有名气。据他讲,嘉兴市副市长曾带人来 他家里考察过。从2000年开始养猪,潘建华现在的猪场里总共有1000多头猪,是整个平湖市31家规模化猪场之一,在平湖市属于中等偏上规模,拿了国家标准化养殖的项目,还因为治理 水平高被评为当地的生态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