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豆丰产愈演愈烈,国内大豆高涨的库存以及下游养殖行业的低迷,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菜粕市场受制于收储政策的改变以及替代品的竞争,也涌现了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粕类市场整体表现出供应过剩,需求不足,期现货市场走出单边方向性归落行情,3个月跌幅超过上半年涨幅,期价跌入2009年水平。
除了基本面的原因之外,大宗商品的共振归落也是缘由,但截至目前部分品种率先企稳反弹。按照样来说,粕类品种跌来 如此程度也会吸引市场逢低买入,但从粕类反弹的时间节点去看,市场参与做多热情并不高涨,反弹有些姗姗来迟。
历年来四季度,豆粕走势坚持上涨格局(排除2008年),经历2014年上半年的调整之后,很多品种都打破原有规律,继而有望走出新的规律。对于豆粕,四季度需要考虑的原因有库存、资金以及基差。
一 南华指数创出新低
2014年三季度,国内大宗商品相继走出年内新低,受此影响,南华商品指数也在2014年9月22日创出历史低点1003.02(排除2008年)。2005年~2013年,南华商品指数与各品种都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即商品的总体方向是一致的,比如2007~2008年商品指数波动向上,其中豆油表现最强。2013年~2014年,南华商品指数方向向下,虽然双粕表现出了较强的独立特性,但好景不长,6月初受制于自身供需面利空而下挫,直至归来涨前价格,大幅下跌后,各品种节奏趋于统一。
回纳一下,三季度粕的大跌是由两种利空原因引起,一是自身供需面的矛盾,供大于需;二是偏空的市场情绪。前者是基本面原因,后者是资金原因。因此,四季度的行情较三季度有什么变化,就看这两个原因有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图1 双粕不堪重负
二 四季度翘尾原因
粕类价格四季度的反弹常常被定义为季节性走势。的确,季节性在农产品(000061,股吧)走势当中非常受用。绝大多数农产品供应周期从9月份开始,一系列的供需数据也会在三季度公开完毕,后期的报告就是对前期报告的调整,所以基本上新年度能有多少供应量已经确定。四季度就看需求,最直观的就是看库存怎么走。这一点在油脂品种中也适用。
图2 豆粕季节性走势
图3 棉花季节性走势
图4 棕榈油季节性走势
上述三个品种的共性就在于同属于农产品,曾经高库存、正值去库存阶段,价格走出方向性归落、目前维稳状态。
2.1 四季度美豆反弹概率大,国内豆粕内外之间觅 求价格平稳
豆粕作为进口大豆的加工后产品,其价格除了受CBOT美豆影响外,还受国内下游市场影响。
表1 最近两个年度USDA供需数据
2014年
2013年
3月
6月
9月
3月
6月
9月
产量
3289
3635
3913
3015
3390
3149
库存
145
325
475
125
265
150
平均预期价格
12.2~13.7
9.75~11.75
9~11
13.8~14.8
9.75~11.75
11.5~13.5
CBOT美豆涨跌
1.80%
-6.33%
-10.74%
-0.95%
-4.39%
-5.56%
南华豆粕涨跌
3.16%
-2.19%
-10.35%
-4.69%
-2.77%
1.45%
表1中,CBOT价格走势受制于月度供需数据影响,产量调增,价格必跌;产量调减,价格必涨。价格涨跌还与产量调增的幅度有关。国内豆粕价格也跟随美豆涨跌而涨跌。
据悉,近日美国大豆主产区受降雨降温影响,收割受来 影响,这个消息最直观的就是给短期市场带来支撑。如果要令市场有连续 反弹的动能,那么就要发掘一下这个消息背后潜在的利多原因,比如下一次公开的数据中单产数据。
结合新年度美豆产量以及美豆周度出口销售情景,能大概判定 出四季度美豆的供销。再联系中国大豆库存状况,从而得出美豆和国内豆系列价格方向。
2014年前三季度走势也都跟随规律而走,就是二季度的状态远不如前,压榨量大幅下行。从美国国内四季度月度压榨总体情景去看,历年均有大幅度的增长。
图5 美豆月度压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