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网讯:
2014年一季度,山东地区部分贸易商对国际粮商多船大豆违约事件引来业内侧目。业内人士称,这是自2004年芝加哥期货市场“逼仓”中国以来国内大豆进口企业面临的又一次大规模违约、“洗船”,也是又一次国际资本逼仓中国的典型。
这不禁发人深省:十年之前,大豆风波已敲响定价权缺失警钟;而十年之后,国际资金“逼仓”再度拷问中国经济安全,中国大豆进口商来 底还要被动挨打多久?
风波重现美国基金逼仓路径还原
大豆相关研究报告
2014-2018年中国大豆异黄酮行业兼并重组深度研究咨询报告 2014年5月 2014-2018年版中国注射用大豆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4年5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油行业兼并重组深度研究咨询报告 2014年5月 2014-2018年大豆生化油行业市场推广及营销策略调研报告 2014年5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纤维纱市场前景猜测 及调查估量 报告 2014年5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油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前景估量 猜测 报告 2014年5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深加工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方向猜测 研究 2014年5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浓缩蛋白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 2014年5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浓缩蛋白行业发展前景估量 及投资风险猜测 报 2014年5月 2014-2018年中国纯大豆油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前景估量 猜测 报告 2014年5月 2014-2018年中国环氧大豆油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纯利猜测 估量 报告 2014年5月 2014-2018年中国大豆油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决策研究报告 2014年5月
今年以来,受美国大豆库存紧张等原因影响,芝加哥大豆价格大幅上涨,美国大豆来 岸成本由每吨4100元上涨至4月底的超过4500元,南美大豆从每吨3800元上涨至4200元。但同期国内受下游饲料、养殖等行业不景气所限,进口大豆港口分销价不断走低,由年初的每吨4200元降来 4月的3950元。
“一方面是上游原料美豆的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是下游需求低迷,豆油、豆粕价格低位运行,大豆加工企业今年以来日子很伤心。”曾在山东某油企担任总监的郭先生表示。
2014年4月中旬,在国内大豆加工企业涌现亏损的背景下,中国少部分大豆贸易融资企业因难以从银行开出信用证,被迫对国际粮商违约。从规模来看,据实地调研过的市场人士表示,目前可以确定违约的基本是融资贸易豆,已有超过10船发生违约。
由于这些大豆还没有点价,若不违约,按照4月底的CBOT大豆价格点价,每吨大豆大约亏损500元左右(进口大豆分销价与来 岸完税价之差),每船大豆亏损3000万元人民币。
“如果违约,则只会缺失 订立合同已支付的每船800万至1500万元的订金,有些贸易商因为无法承担 巨额进口亏损,最终只好筛选违约。这样做可能会面临大豆出口商的起诉并对以后进行国际大豆贸易造成阻碍。”郭先生说。
我国大豆融资进口企业之所以做出违约这种对商誉和国际市场均会产生极大负面影响的筛选,主要是由于面临着买进即亏损的无奈现实。而这一现实形成的直接诱因又在于国际大豆的定价话语权集中在美国CBOT,在美国农业部数据配合下,给了国际基金拉抬CBOT大豆期货价格对国内进口企业进行逼仓的机会。
本次美国基金逼仓的时点,最早要追溯至2013年第三、四季度。是时,中国大豆压榨行业压榨利润由上半年的亏损严重转向了利润丰厚的状态,同时,2012年的美国大豆欠产导致大豆2013/2014年度库存使用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不能有效恢复。为了防止大豆供给不足,中国买家在丰厚利润的吸引下加大了大豆的进口力度,进口数量高于去年同期且高于实际需求,同时也造成了美国库存的急剧下行。
2014年3月31日,美国农业部季度库存报告显示,截至3月1日美国大豆库存降来 9.923亿蒲式耳(约合2682万吨),为2004年以来最低。但农业部报告没有反映的是:与此同时,我国大豆港口库存却连续增加 ,4月末我国大豆港口库存增至约660万吨,超出合理库存20%以上。
“由于前期集体看空美盘,国内大豆进口企业有不少订单没有点价。”郭先生表示。
令未点价企业措手不及的是,随着船期附近,在美国库存降来 历史低位和南美大豆产量下行的炒作下,CBOT大豆期货价格连续上涨,CBOT大豆合约价格自去年8月的1212.8元/蒲式耳不断上涨至今年4月末的1530.8元/蒲式耳,涨幅逾26%。
“CBOT价格形成是以美国为中心,美国农业部数据单纯着眼于美国国内库存,我国国内大豆基本面变化情景在CBOT被‘筛选性’忽视。在美豆库存降来 历史低位的表象助推下,晓 道中国进口大豆企业有大量未点价的国际资本,持多单大举进入,抬高CBOT大豆期价,目的是逼中国油厂高位点价。”长江期货估量 师韦蕾估量 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