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万领 齐德生 华中农业大学环境卫生与饲料毒物实验室
抗生素在动物饲养中一度发挥了庞大的作用,抗生素工业的兴起极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反常 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饲养环境较差抗生素在畜牧业中的应用越发普遍。但是,养猪论坛 ,大量研究结果掩饰,抗生素的长期及大量应用会造成有害菌种耐药性及畜产品中药物残留。在人食入有抗生素残留的动物产品后,身体健康会受来 严重的危害。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器重,禁止抗生素添加剂在畜牧生产中应用的唤 声越来越高,开发抗生素替代品的工作越发迫切。
1 抗生素替代物及作用成效
1.1 酶制剂
酶制剂是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技术较成熟、使用成效较好的抗生素替代品。酶制剂在国外发展较快,反常 是近几年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及其他新技术在此领域的应用更促进了其快速的发展。我国酶制剂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自1965年在无锡成立第一个酶制剂厂以来,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酶制剂产品连续增加 ,质量连续提高,目前已开发出,α一淀粉酶、β一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果胶酶、β一葡聚糖酶、甜露糖酶、植酸酶等上百个产品。
目前,大多研究者认为,酶制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补充内源酶活性的不足,对于幼龄动物来说存在消化道酶类不足、活性较低等缺点。添加酶制剂可有效的补偿 酶不足和活性低带来的不利影响;2.降低或排除 饲料中抗营养因子;3.降低消化道食糜粘度,增大肠壁的有效吸取 面积,促进营养物质与消化道粘膜的接触及吸取 率;4.改变肠道菌群分布等。
国内外的研究者认为,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可显然的提高动物的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及降低幼龄动物腹泻率和死亡率等。Selinger(1995)报道,饲用酶制剂可使仔猪腹泻率降低80%。张爱玲等(2001)用含有蛋白酶、淀粉酶、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复合酶制剂以及有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为主的复合酶制剂按0.1%添加来 仔猪的日粮中。试验结果掩饰:两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日增重12.9%(P<0.05)和7.55%(P>0.05);腹泻率降低26.85%和11.26%。饲用酶制剂可有效降低食糜粘度,提高饲料利用率。韩正康(1996)报道,酶制剂可使猪肠道食糜粘度降低 50%~ 80%。饲料营养物质利用率提高,可使蛋白质消化率提高 6.21%~20.5%,吸取 率提高21%。王宗沛等(2001)在生长猪的大麦型日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类。试验结果掩饰:可显然提高大麦等能量饲料的利用率及在饲料中的添加量。慕跃林等(2001)报道,在产蛋鸡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提高了有机磷的利用率,并可完全替代无机磷,且产蛋性能得来 改善。酶制剂的添加可起来 体内某些激素的作用。俞涛等(1996)报道,在以大麦为主的雏鸡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可起来 促甲状腺激素开释激素(TRH)样生理效应,及促进T3的分泌。刘燕强等(1998)报道,酶制剂有降低血液中胰高血糖素浓度及升高血液中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的作用。
1.2益生素
益生素又称益生菌、活菌制剂、利生菌或微生物制剂。较早的关于益生素的概念为,一种经过培育的,活的微生物,进入动物体内可改善消化道菌群的平稳 ,并对宿主产生有益作用。现在的观念认为,益生素应是,进入动物消化道内并存活在那里,产生酶类,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以求得改善宿主的健康。目前,欧盟、美国、日本、巴西等世界上60多个国家已大量生产和应用益生素。美国年使用量达8 000 t,日本在 1 000 t左右,主要用于猪和鸡的饲料添加剂。我国微生态制剂起步于80年代初,但发展很快。并在1992年成立了中国微生态协会,将饲用微生态制剂及应用技术研究列入国家“八五”攻关项目。
益生素通过和消化道内有害菌竞争营养物质,而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Stars (1993)报道,益生素可抑制沙门氏杆菌的生长。K.BH(1992)研究认为,益生素对消化道内环境有显然的改善作用。石宝明等(2000)将益生素添加来 仔猪的日粮中,试验掩饰,仔猪肠道内有益菌大量增殖,体内环境得来 显然改善,肠壁的破坏减少,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提高,腹泻率降低。益生素在动物体内可产生酶类及提高内源酶的活性。已有研究者认为,大多芽孢杆菌可产生蛋白酶、淀粉酶、木聚糖酪和果胶酶等。Austin等(2000)报道,仔猪饲料中添加益生素可使肠道木聚糖酶、果胶酶、蛋白酶及淀粉酶活性显然提高。益生素抑制有害菌及清除毒素的作用,可阻碍 抗原的吸取 ,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派免疫。同时提高抗体水平和巨噬细胞的活动,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