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药业筛选了以较为“温顺 ”的方式为自己的产品背书——4月底和5月初,科伦药业副总经理葛均友两度接受新华社专访,归应“碳酸氢钠注射液瓶内含玻璃碎屑”质疑。
第一次专访是在4月28日。葛均友说,临时无法确定报道中所提药品的来源和异物成分。在夸赞玻璃瓶“晶莹 度好、密闭性好”等优点后,葛均友将碎屑的产生源引向了“运输储备 过程中的野蛮装卸和碰撞”。
4天后的第二次专访中,葛均友又抛出了科伦药业对碳酸氢钠注射液所进行的药物相容性实验的结果:“使用中性硼硅玻璃输液瓶包装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在三个月时其相容性就已经不符合请求;而摘 用钠钙玻璃输液瓶包装的碳酸氢钠注射液,在考察期内质量平稳,各项指标符合请求”。
科伦药业将葛均友的上述表态,以公告的形式告晓 了投资者。
“科伦的说法有违常识。”上述药用玻璃企业负责人说,中性硼硅玻璃是化学平稳性最好的玻璃,其耐水、耐酸和耐碱性优于钠钙玻璃是国际公认的事实。
该负责人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碳酸氢钠注射液的包装均摘 用中性硼硅玻璃包装。科伦药业之所以得出“违反常识”的相容性实验结果,“要么是实验过程中出了问题,要么就是为了表白自己在药品质量上的过失。”
另一家国内晓 名药用玻璃生产商的高管则直截了当地说,科伦药业的结论“纯属胡说八道”。
一位曾做过相容性实验的药企技术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碳酸氢钠在与钠钙玻璃瓶的长期接触中容易析出钙、镁等多价离子,从而形成“白点”。这些“白点”即是不溶性微粒。
据悉,去年2月,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曾专门召开过一次研讨会。关于此次会议的报道显示,有专家建议国内生产企业应剔除 用钠钙玻璃瓶包装碳酸氢钠。上述技术人员称,十分认可之前研讨会所做出的结论。
改口指责硼硅玻璃质量
“我们事实上也是认为,中性硼硅玻璃瓶要比钠钙玻璃瓶平稳。”5月9日,葛均友接受媒体摘 访时“话锋一转”,科伦药业在相容性实验中也发觉了“钠钙玻璃反而优于中性硼硅玻璃不符合医学常识”这个问题。据媒体报道,葛均友最后“找来 了”涌现这种不符合常识结果的源头——国内中性硼硅玻璃质量不达标。
据报道,5月3日,中国医药包装协会曾组织国内20余家医药生产企业开会。此次会议上,科伦药业所作出的实验结果同样招致了部分与会者的驳斥。国内中性硼硅玻璃“质量不达标”说法,在5月3日的会议上,即遭来 科伦药业相容性实验中所使用的中性硼硅玻璃瓶生产商的质疑。生产商称,他们此前并没有对科伦药业的相容性实验进行过指导,也并未收来 科伦药业的尤其情景反馈。
事实上,“国内的制作工艺并不比国外差。”上述药玻企业负责人称,相反国内生产的中性硼硅玻璃瓶在很多指标上还优于国外,“这是有相关部门的鉴定报告作依据的”。
据晓 情人士透露,科伦药业治理 人员认为,正是新华社报道中的那家浙江药企将“钠钙玻璃瓶的机密”蓄意捅给媒体。至于这家企业的动机,科伦药业内部的猜测是,“制造舆论压力,使国家叫停钠钙玻璃瓶装碳酸氢钠,从而更利于他们生产的软袋包装的注射液”。
该晓 情人士还称,科伦药业有高管曾打算“以牙还牙”,并为此收集了很多关于那家浙江药企产品的质量问题,准备通过媒体曝光。此方案最终被科伦药业的最高层否决,“上面忧患,互相斗下去只会两败俱伤”。
进入【科伦药业吧】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