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或科研上所摘 用的畜禽饲粮配方中,可发觉组成动物饲粮的原料种类较少。其中能量饲料只有l-2种,主要是玉米,时有少量的小麦麸或米糠;蛋白质补充饲料基本上就是豆粕(饼),偶见少量的鱼粉;最后就是4%的预混料。若摘 用1%预混料,则在饲粮配方中可能含有石粉、磷酸氢钙(或骨粉)和食盐。除4%预混料外,基础饲粮中的原料种类一样 仅有3种,最多也只有4种。
现以生产猪饲料为例来估量 饲粮配方的合理性。从猪营养需要角度看,生长猪需从日粮中获取能量,10种必需氨基酸、l-3种必需脂肪酸、14-15种维生素、27种左右矿物元素。日粮中非必需氨基酸供量也要充裕,否则在体内用必需氨基酸为原料来合成非必需氨基酸,这样势必会引起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增加 。日粮还应含有一定量的脂肪,以保证脂溶性维生素的吸取 。另外,猪可能还需要从日粮中获取未晓 营养因子(未晓 营养因子只有靠天然饲料提供)。从营养上,对猪日粮的请求是:第一,其中养分种类要齐全;第二,其中养分含量要足够;第三,各养分含量之间的比例要恰当。这样的日粮才是理想日粮。
组成猪日粮的原料种类很少明显不能来 达理想日粮的标准。在1%预混料的养分组成中,所用的微量元素种类最多不过是铁、铜、锰、锌、碘、硒、钴;所用的维生素种类也不够
齐全;一样 不含有氨基酸,即使含有,也仅有少量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在 4%预混料的养分组成中,除 1%预混料所含养格外,只增加了含钙、磷饲料和食盐。由此可晓 ,生产猪所需
很多种类的养分(如常量元素 K、MgS,微量元素Mo、Cr、Si、Ni、V、F、B等,必需脂肪酸亚油酸等,以及未晓 营养因子)都依托 基础饲粮提供。就必需氨基酸而言,也主要靠基础饲粮提供。这是因为:如果从预混料中补充必需氨基酸,在我国现行生产条件下,也只能补充少量的赖氨酸、蛋氨酸,不能补充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在国内还极少有这些必需氨基酸的饲料级原
料)。因此,用3-4种天然饲料原料配成的基础饲粮很难满足上述一系列请求,更难来 达理想日粮的标准。
如果增加 基础日粮中饲料原料的种类,那么日粮中养分种类的齐全性,日粮中各养分含量的足够程度和日根中各养分含量之间的比例合理性将会增强。因此,组成基础饲粮的原料种类应尽可能的多样化,而不应仅有3-4种。
如何实现组成畜禽饲粮中原料多样化?原则上请求各地应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并调整种植业结构,逐步使饲粮由原料单一型向原料多样化过渡。现以安徽省为例解释。安徽省畜禽饲粮的主要原料是玉米、糠麸、大豆饼粕等。其中,玉米、大豆饼粕大部分购自我国北方地区。除糠麸外,当地的饲料资源用得较少。如此的饲粮组成不仅原料单一,营养互补性差,而且成本高。安徽省非常规饲料主要有山芋干、山芋渣、四号粉(加工优质面粉的尾产物)、菜籽饼、棉籽(仁)饼、花生讲、芝麻饼、葵花籽饼、酒糟、山芋藤叶、花生藤叶、豆叶等。另还有 120万 hm2的土地可用作饲料地,种植高产饲料作物和生产优质草粉[15]。因此,安徽省在配制畜禽饲粮时,除用玉米、豆饼粕、糠麸等常规饲料外,还可将那些非常规饲料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然后按合适的比例加来 畜禽饲粮中,并使用适量的优质草粉,这样做不仅能提高畜禽饲粮的营养互补效应,而且能显著地降低畜禽饲粮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