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猪侠快讯 > 生猪供求快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生猪价格汇总:中国大豆:曾经与现实

来源: 互联网   2014-09-27 11:42:58   查看:  次

分页标题[/page]


  虽然曾经担任过大豆研究所的副所长,但现任一家以色列生物技术公司总经理的矫树凯却决定把公司经营重点放来 了玉米和水稻上,不做大豆了。“搞大豆的人对大豆感情比较深,总觉得现在大豆受来 了鄙视 ,应该想办法翻身,这一点我能够了解。但是从国家的角度看,大豆没有优势,应该认命才对。”矫树凯对我说, “种大豆省工省料,貌似节省了资金和劳动力,但大豆产量太低,总的效益不如玉米,这就相当于浪费了土地,而中国最缺的就是土地,不应该鼓励 农民再种大豆了。”


  国家据统计局提供的数字显示,截至2010年,养猪论坛 ,中国主要农作物当中效率值最低的就是大豆,它占用了4.9%的耕地,产值却只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 0.8%,也就是六分之一。其他谷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占用了56.1%的耕地面积,创造了14.9%的产值,单位面积产生的效益虽然也不高,但比大豆还是高了50%。相比之下,蔬菜用了12.1%的面积换来了15.3%的产值,难怪有条件的农民都去种菜了。这样算下来,渔业和畜牧业的效率值是最高的,但前提条件是不能把饲料生产算在里面。小农经济时代,喂猪养鸡用的是农业生产剩下的各种下脚料,但现代畜牧业就不能这么做了,必须找来 一个平稳而又廉价的饲料来源,大豆就这样迎来了第二春。


  洋豆侵略


  “中国从1995年开始进口大豆,不过从第二年开始,大豆的加工产品豆粕的进口量就超过了大豆。我当时是做谷物贸易的,进口豆粕是什么根本没有见过。对所有中国贸易商而言,进口豆粕也是破天荒的事儿。”美国大豆出口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张晓平对我说,“那时国内的饲料企业根据国内的产品描述向国外供应商询问购买‘片状豆粕’,确实让国际商家费了一些周折。我从那时起才晓 道这玩意儿就是大豆榨油后剩下的豆渣。由于国内豆粕的生产工艺与国外不同,产品都呈片状,而国外的都是粉状或者颗粒状的。”


  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肉蛋奶都不够食 了。当时国内的大豆总产量约为1500万吨,满足不了国内的需求,于是自1996年开始,中国政府对饲料行业摘 取了倾斜政策,免增值税,只交5%的关税就可以从国外自由进口豆粕。因为需求旺盛,来 1998年的时候进口量就来 达了400万吨以上。1999年,为期三年的豆粕增值税免征期完结,进口豆粕不合算了,这部分需求就转而变成直接进口大豆,在国内压榨加工。因此,张晓平认为1999年才是中国大豆压榨业腾飞的元年。


  “中国政府一直把小麦、水稻和玉米当作粮食,实行国家垄断经营,进口需要配额,至今依然如此。大豆原先也被视作粮食作物,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不被当作粮食看待了,而是被划入了油料作物的范围。中国压榨企业发展迅速,缺乏原料,自然请求进口。那时候大豆原则上是进口关税配额治理 的商品,但由于种种因素,中国商家同国外供应商的摘 购合同就被视作配额,按照3%的关税报关进口。1999年中国入世谈判进入实质阶段时,在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中,主要的大豆出口国请求中国的大豆进口治理 坚持现状,即无配额、低关税,我们没有理由拒绝,只能允许。如今一些参与谈判的主管部门官员们都认为,作为重要农产品之一的大豆,进口配额治理 就这样舍弃 了。”张晓平说,“归想起来,最根本的因素就在于当时大家盲目乐观,都以为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我们的大豆不但够食 ,还可以出口,是中国的拳头产品,国内供应短缺只是暂时的。没想来 豆粕的需求改变了大豆的主要用途,从以前的压榨取油为主转变成压榨取粕为主,使得大豆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如此热门的商品,现在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豆粕富含蛋白质,是动物饲料中蛋白质成分的主要来源。只要对比一下国人餐桌这20多年来的变化,任何人都不难了解中国为什么需要进口那么多豆粕。事实上,看一下欧盟的情景就会晓 道,中国的大豆进口量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目前欧盟每年需要进口3500万吨大豆,而欧盟总人口只有5亿,相当于每人每年用掉 70公斤大豆(主要是豆粕)。中国的进口量只相当于每人每年45公斤,仅从这一个数据就可以晓 道,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