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畜禽产品的价格一直很低迷,养殖户盼了很久,一直无法来 达理想的心理价位,越来越失去了信心,一些散养户终于筛选了退出。中国工业经济的不景气,让一些手握钞票的“大款”又盯上了畜牧业这个具有庞大发展潜力的行业,纷纷投巨资进入。养殖结构正在经历大幅的波动、变革,而农产品等饲料主要原料的一路上涨又带来了养殖成本的大幅增加 。很多人想不明白,养殖成本的一路高攀,无异于是雪上加霜,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不晓 死活”的人进入?
一、走访中,亲临萧条现状
最近一段时期,笔者走访更多的市场,湖南、湖北、四川、广西、广东、新疆……一直在走。在接触和拜望的饲料企业、经销商、规模猪场、专业户、散养户等行业内形色各异的人,并且坐下来与他们逐个的细谈中,大家提来 最多的就是市场的萧条。
对于搞养殖的人来说,这是无奈和焦躁;对于饲料厂来说,则面临着庞大的压力,中小企业举步维艰;而对于经销商来说,感来 的则是“萧条”。服务于畜牧业的经销商分为两个档次:一个是雄踞一方的大户,出货量大,拥有对上游的议价能力,下面有很多的分销商,他们的日子还算好过;而另外一类则广泛分布于县城、乡镇乃至养殖集中的村子里,他们直接面对中小养殖户,对于他们来说“生意不好做”则成为主流的感受。
经过大量的走访,笔者发觉:虽然大家都感来 了压力,一部分人的生意下滑,但整体养殖量却并没有大幅的下滑,反倒由于规模化的发展,甚至可能有一些增长。养殖量没有下行,大家为什么会感觉来 “萧条”呢?
事实上,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畜牧业经过30年的发展,今天,又遇来 了调整和变革期,这次调整,不是畜禽产品价格带来的养殖量调整,而是因为养殖主体变化而带来的结构性调整。这对于养猪领域来说,尤为显然。有大量的数据掩饰,2012年以来,主要面对散养户的渠道销售来说,即使饲料、兽药企业的营销加大了很大的投入,依然成效不好,甚至有所下滑,缘由何在?的确大量的散养户减少或者减少了养殖量,这减少的幅度,超出我们2011年的预估。我们不得不承认,畜牧业大量的参与者,都感觉来 了阵痛,但却没有接受阵痛的心理准备,困惑和迷茫因此而生。
在历史的变革期,会有群体性的迷茫,乃至文化的迷茫;在政治制度的变革期,会有信仰的迷茫;而今天,养殖结构的变革期,涌现今天经营的迷茫非常常态。那么,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不能一直处于迷茫期,需要深度的了解此次变革,并挠 住机会,迅速地调整自己的经营理念、思路、方法,方能保证不被剔除 并借机发展自己。
数年以前,一些理智的人做出这样的猜测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行业的技术进步,动物保健会越来越重要,生化、中草药、疫苗的制品的销量会越来越大,而化药粉散剂的销量会逐步 地萎缩。
今天,很多的预言被应验,中草药、中兽医技术被更多的应用,微生态制剂从将信将疑来 被大量的使用。2012年5月1日,农业部正式实施新的《饲料添加剂治理 条例》,负责任、规范的饲料企业,大量的减少了抗生素的使用。这一切一切,都是变化,有的是积极的变化,有的是行业监管机构的推动,但它的主线就是“变化”。这种变化是时代的产物,更是现实的需要,也是竞争的结果。不管是什么因素,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来 ,如今的养殖结构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了,如今客户的需求,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市场环境变化了,客户的需求变化了,我们唯独应该做的就是“变”,以“变”应“变”。
二、应付“萧条”的三个维度谋略
事实上,“萧条”只是一种感觉,而非真实的市场表现。或许由于所在地区是散养户地区,也在转型的痛楚期,产业升级的节拍慢了一拍,但最终,行业的主流依然是产业升级。
(一)理念
当我们谈理念的时候,很多人一定嗤之以鼻:不要跟我说理念,理念是虚的,你直接告诉我怎么做。表面上看,嗤之以鼻是对的,但今天大家所遇来 的困惑一定是和理念有关。理念是什么?是看法、思想,是思维活动的成果,是我们商业经营和业务操作的思路。结果和行为有关,行为则是被理念所指导,所以,我们想要一个好的结果,必须从正确的经营理念开始着手。
过去,我们的经营理念不用很复杂,甚至可以不用很含糊,因为客户的需求出现 的是简单化和多元化,在散养户时代,客户的需求层次较低,很容易满足。现在,客户的需求是什么?产品、服务、协销?那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什么样的服务?而作为经销商又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