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胜:国产大豆的出路只能是深度发掘非转基因大豆的食用价值,做大做深食用大豆的产业链条,引导促进整个食用大豆行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引导农民规模化、集约化种植高品质大豆。
白明:未来国产大豆需要实现“四大”。一是组建大集团,把散户组织起来。尽管国内有不少地区已经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和协会组织,但力量相对分散,无法增强话语权。
二是建造大平台。类似大连交易所这样的平台需要进一步扩大,例如增加 仓库、扩大会员参与度、增加 衍生工具如期权等。
三是建立大产业。从种植来 深加工,大豆产业应该延长产业链条,从上游向附加值高的下游延长。大豆产业在上游便可以“走出去”,把种植链延伸来 国外。在国外种植大豆,扩大我国大豆的种植面积,增加 大豆供应。这样有利于抑制国际市场对大豆的炒作。下游可以在国产非转基因大豆方面做深加工,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实现共赢。
四是建立大市场。尽管跨国公司在我国实现了大豆的全产业链发展,但终端零售和批发环节还未完全布局好。在这方面,国产大豆可以大有作为。国产大豆可以通过在市场上树立良好品牌,控制终端市场,作为未来发展的一条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