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成本的提高,自然形成了农产品价格的底部,当然,目前看,国内外市场的现货价格已经远远超出以上种植成本,可能已经失去其支撑作用。但我们可以用以衡量未来一年的市场价格。由于今年大豆、玉米价格现货价格上涨迅速,农户收益仍旧 理想,于是对于地租、种子等价格必然将连续 上涨,于是南美地区,以至明年中国和美国的大豆种植成本仍有连续 走高可能。那么,大豆的底部成本支撑必然也被抬高,这便形成了未来较长期的大豆的底部价格区间。
四,结论与操作策略
通过上述基本面信息,我们发觉,国际豆类市场处于紧张局面,而南美大豆增幅如何仍存在变数。虽然我国有大豆拍卖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了国产大豆的供应,但进口大豆相应减少,使其未对市场造成压力,而国内大豆、油粕需求较为刚性,且国际价格过高、国内进口成本坚持高位,均连续 支持了市场。
除了以上所述的豆类基本面信息外,今年处于大选之年,中国、美国都将在大选完结前坚持平稳政策,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欧债危机和国内经济疲软带来的担忧情绪。此外,虽然国内相关部门常约谈压榨企业,但在企业压榨面临亏损的状态下,限制豆油或抑制豆粕价格明显不尽合理,亦不能构成正常,于是压制终究有限。
整体而言,国内大豆、豆粕、豆油市场仍将坚持偏强走势,其价格重心在未来几个月仍将处于缓慢上移过程。而棕榈油或因欧洲经济不良、国内消费疲软等因素坚持波动区间,玉米也将因国内高产处于高位波动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