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兽用新霉素:
①药物属性:口服粉状制剂,易溶于水,属氨基糖苷类、静止期杀菌性抗生素;
②抗菌机制:猪只口服给药吸收率低于3%,适合猪肠道感染,当猪只肠道粘膜损伤时,药物吸收率会增加至30%,主要分布于猪只肝、肾、心脏、肺脏、腹腔等;
③药物用途:猪敏感菌所致的肠道感染腹泻,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变形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
④硫酸新霉素的其他配伍技巧:与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强力霉素等四环素类、替米考星等大环内酯类、克拉维酸钾、甲氧苄啶TMP、舒巴坦等,均可提高药物的抗菌机制;
2、兽用阿莫西林:①药物属性:口服粉状制剂,易溶于水,属青霉素类、繁殖期杀菌性抗生素;
②抗菌机制:猪只口服给药吸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组织分布广,血药浓度高;
③药物用途:适合治疗猪只敏感菌所致的全身性感染、呼吸道炎症、泌尿系统炎症、皮肤软组织炎症,如猪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3、硫酸新霉素+阿莫西林配伍增效机制:
①新霉素抗菌作用的机制:新霉素进入细菌内部,与细菌核糖体结合、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起到抗菌效果;‘
②阿莫西林抗菌作用机制:阿莫西林损伤细菌细胞壁,从而起到抗菌效果;
③两者组成复方制剂,其抗菌强度增强的机制:阿莫西林损伤细菌的细胞壁,可促进新霉素进入细菌内部的效率,从而起到联合抗菌增效、降低耐药率的机制;阿莫西林与新霉素配伍比例为5:1;
兽用新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作用较强,在养猪生产中主要用于消化道感染的防治。

一、主要应用
1.仔猪腹泻的防治
-新生仔猪黄白痢: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痢(出生后1-3天)、白痢(10-30天),可通过拌料或灌服新霉素进行防治。拌料时每吨饲料添加200-300g(以有效成分计),连用3-5天;灌服时每头仔猪每次5-10mg/kg体重,每日2次,连用2-3天。
-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断奶后因肠道菌群紊乱、抵抗力下降引发的腹泻,可在饲料中添加新霉素(每吨饲料150-200g),配合益生菌使用,减少肠道有害菌繁殖,降低腹泻率。
2.成年猪消化道感染的治疗
-母猪产后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肠炎、腹泻,或育肥猪因采食不洁饲料导致的细菌性痢疾,可通过饮水或拌料给药。饮水时每升水添加50-100mg,自由饮用,连用3-5天;拌料时每吨饲料添加200-300g,连用4-6天。
3.局部感染的辅助治疗
-猪群发生皮肤化脓性感染(如外伤后细菌感染)或眼部感染(如结膜炎)时,可外用新霉素软膏(或眼膏)涂抹患处,每日2-3次,促进局部炎症消退(需注意避免猪只舔食)。
二、使用方法与剂量
-拌料给药:仔猪每吨饲料添加300-500g(有效成分),连用3-7天(根据病情调整)。
-饮水给药:每升饮水添加50-100mg(有效成分),确保猪群充分饮水,连用3-5天(需现配现用,避免药物失效)。
-灌服给药:针对个别重症仔猪,按5-10mg/kg体重计算剂量,用温水稀释后灌服,每日2次,连用2-3天。
三、注意事项
1.避免长期使用:新霉素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如二重感染),或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必要时间隔1-2周后再用。
2.禁忌群体:新霉素具有一定肾毒性和耳毒性,肾功能不全的猪只禁用;仔猪(尤其新生仔猪)肝肾功能尚未完善,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过量。
3.休药期规定:根据兽药规范,新霉素在猪体内有残留,休药期需遵守产品说明书要求(通常为7-14天),避免药物残留超标。
4.配伍禁忌:新霉素不宜与头孢类、青霉素类抗生素混合使用(可能降低药效),也避免与利尿药(如呋塞米)合用(加重肾毒性)。
总结
新霉素在养猪生产中主要用于细菌性消化道感染(尤其是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具有口服吸收少、肠道局部浓度高的特点。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关注休药期及禁忌,结合猪群年龄和健康状况合理应用,以确保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①药物属性:口服粉状制剂,易溶于水,属氨基糖苷类、静止期杀菌性抗生素;
②抗菌机制:猪只口服给药吸收率低于3%,适合猪肠道感染,当猪只肠道粘膜损伤时,药物吸收率会增加至30%,主要分布于猪只肝、肾、心脏、肺脏、腹腔等;
③药物用途:猪敏感菌所致的肠道感染腹泻,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变形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
④硫酸新霉素的其他配伍技巧:与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强力霉素等四环素类、替米考星等大环内酯类、克拉维酸钾、甲氧苄啶TMP、舒巴坦等,均可提高药物的抗菌机制;
2、兽用阿莫西林:①药物属性:口服粉状制剂,易溶于水,属青霉素类、繁殖期杀菌性抗生素;
②抗菌机制:猪只口服给药吸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组织分布广,血药浓度高;
③药物用途:适合治疗猪只敏感菌所致的全身性感染、呼吸道炎症、泌尿系统炎症、皮肤软组织炎症,如猪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3、硫酸新霉素+阿莫西林配伍增效机制:
①新霉素抗菌作用的机制:新霉素进入细菌内部,与细菌核糖体结合、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从而起到抗菌效果;‘
②阿莫西林抗菌作用机制:阿莫西林损伤细菌细胞壁,从而起到抗菌效果;
③两者组成复方制剂,其抗菌强度增强的机制:阿莫西林损伤细菌的细胞壁,可促进新霉素进入细菌内部的效率,从而起到联合抗菌增效、降低耐药率的机制;阿莫西林与新霉素配伍比例为5:1;
兽用新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等)作用较强,在养猪生产中主要用于消化道感染的防治。

一、主要应用
1.仔猪腹泻的防治
-新生仔猪黄白痢: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痢(出生后1-3天)、白痢(10-30天),可通过拌料或灌服新霉素进行防治。拌料时每吨饲料添加200-300g(以有效成分计),连用3-5天;灌服时每头仔猪每次5-10mg/kg体重,每日2次,连用2-3天。
-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断奶后因肠道菌群紊乱、抵抗力下降引发的腹泻,可在饲料中添加新霉素(每吨饲料150-200g),配合益生菌使用,减少肠道有害菌繁殖,降低腹泻率。
2.成年猪消化道感染的治疗
-母猪产后因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的肠炎、腹泻,或育肥猪因采食不洁饲料导致的细菌性痢疾,可通过饮水或拌料给药。饮水时每升水添加50-100mg,自由饮用,连用3-5天;拌料时每吨饲料添加200-300g,连用4-6天。
3.局部感染的辅助治疗
-猪群发生皮肤化脓性感染(如外伤后细菌感染)或眼部感染(如结膜炎)时,可外用新霉素软膏(或眼膏)涂抹患处,每日2-3次,促进局部炎症消退(需注意避免猪只舔食)。
二、使用方法与剂量
-拌料给药:仔猪每吨饲料添加300-500g(有效成分),连用3-7天(根据病情调整)。
-饮水给药:每升饮水添加50-100mg(有效成分),确保猪群充分饮水,连用3-5天(需现配现用,避免药物失效)。
-灌服给药:针对个别重症仔猪,按5-10mg/kg体重计算剂量,用温水稀释后灌服,每日2次,连用2-3天。
三、注意事项
1.避免长期使用:新霉素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如二重感染),或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必要时间隔1-2周后再用。
2.禁忌群体:新霉素具有一定肾毒性和耳毒性,肾功能不全的猪只禁用;仔猪(尤其新生仔猪)肝肾功能尚未完善,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过量。
3.休药期规定:根据兽药规范,新霉素在猪体内有残留,休药期需遵守产品说明书要求(通常为7-14天),避免药物残留超标。
4.配伍禁忌:新霉素不宜与头孢类、青霉素类抗生素混合使用(可能降低药效),也避免与利尿药(如呋塞米)合用(加重肾毒性)。
总结
新霉素在养猪生产中主要用于细菌性消化道感染(尤其是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具有口服吸收少、肠道局部浓度高的特点。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关注休药期及禁忌,结合猪群年龄和健康状况合理应用,以确保疗效并减少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