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兽用阿莫西林在猪场的应用技术,用处多多赶紧收藏!

来源: 养猪管理与技术   2025-05-06 15:41:02   查看:  次

  兽用阿莫西林属于速效杀菌型、以抗革兰氏阳性菌为主、β-内酰胺类唯一可口服、治疗效果确切的兽药,在猪场的应用场景和高效使用技术如下:

  应用场景

  母猪相关疾病:可用于母猪产后炎症、全身性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子宫内膜炎、乳房炎、产后无乳综合症以及畜禽输卵管炎症的防治

  例如在母猪产前7天到产后7天,可在饲料中加入阿莫西林+黄芪多泰+新黄维素共同拌料,以控制母猪围产期感染及炎症问题。

  保育仔猪疾病:能治疗保育仔猪常见的链球菌关节炎、巴氏杆菌猪肺疫、副猪嗜血杆菌和软组织感染、猪葡萄球菌皮炎的初期感染,还可有效控制仔猪大肠杆菌感染所致的黄白痢,与硫酸粘菌素或硫酸新霉素配合治疗(疗程3天左右,避免肠道菌群失衡)效果更佳。

  育肥猪疾病:是育肥猪丹毒治疗方案的口服给药首选药物,用于治疗猪只革兰氏阳性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肺炎。

  其他疾病:对猪链球菌、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猪葡萄球菌病的早期感染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临床常采用阿莫西林+地塞米松肌注的方式。

  高效使用技术

  联合用药

  与卡巴匹林钙(或丙磺舒)联用:可延迟阿莫西林在猪只体内的代谢速度,提高抗菌时长。比如在猪丹毒的治疗中,阿莫西林与卡巴匹林钙合用,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与克拉维酸联用:能提高抗菌效果,增强对耐药菌群的抗菌强度,还可降低剂量,避免耐药。合适的比例为4:1。

  与氨基糖苷类(如新霉素)或粘菌素联用:可提高对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的抗菌强度。

  与黄芪多糖注射液等联用:注射给药时,阿莫西林按6-8mg/kg体重注射,可以用黄芪多糖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等混合注射,对于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猪丹毒等有效,临床上使用效果优于青霉素、氨苄西林等。

  给药方式及注意事项

  拌料给药:

  优点:可用较少的劳动力来治疗大量的猪;如果一项治疗需要持续几天,将药物添加在饲料中,会降低漏掉一些猪的概率。

  缺点:直到所有的动物都接受到药物治疗,可能需要几天的时间;猪的健康状况会影响采食量,有一定比例的猪可能没有采食足够的饲料,以至于没有获得足够的药物剂量;阿莫西林分子的稳定性会受到饲料制粒的影响,饲料混合时通常会出现预混料偏析的现象,导致同一批次的饲料中药物的剂量不相同;还可能出现肠道生态失调,导致仔猪肠道健康受损。

  操作要点:按猪只体重计算,保健剂量为每公斤体重给药6mg药物,或每吨饲料添加纯阿莫西林100g(若为10%含量的阿莫西林,则药物添加量为1kg/吨饲料);治疗时剂量通常需加倍。如假设阿莫西林口服剂量6毫克/千克体重,猪体重50千克,日采食量3千克,那么阿莫西林用量=6×50=300毫克,混饲比例=300毫克/3千克=100ppm,即每吨饲料添加纯品阿莫西林100克。

  饮水给药:

  优点:治疗大量的猪时,在使用较少劳动力的情况下可以一次性治疗大量的猪;可以以一栋猪舍为单位,甚至是同一栋舍内不同的围栏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治疗的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像拌料投药那样,动物用药期一直持续到料罐空了为止;阿莫西林溶于水投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后续治疗措施,疾病爆发时尤为重要,及时的治疗剂量(使用注射剂量)溶于水投药可以维持猪体内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在一个良好的水平,并且可以持续好几天。

  缺点:一般来说饮水投药不如拌料投药的均一性好,但可以通过改进设备和训练来改善;猪的健康状况会影响饮水量,有证据显示在饮水投药的第一天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会降低阿莫西林的吸收;一些猪场的水源pH值比较低或者使用酸化剂,阿莫西林在酸性的水中溶解度会受到影响,会和柠檬酸反应,形成白色沉淀或结晶。

  操作要点:对于群体发病且采食量下降的情况,建议采用饮水给药。阿莫西林在饮水中容易被潮解降效,所以建议兑水后2小时内饮完,饮水前先控水(冬季控水3小时,夏季控水2小时)。也可用阿莫西林+卡巴匹林钙联合使用,延长阿莫西林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增强药物的疗效。

  注射给药:按6-8mg/kg体重注射,可以用黄芪多糖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等混合注射,对于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猪丹毒等有效,临床上使用效果优于青霉素、氨苄西林等。阿莫西林+硫酸粘杆菌素注射液,治疗仔猪黄白痢效果好。

  其他注意事项

  兽用阿莫西林易溶于水,耐胃酸,但是需要现配现用(不超过3小时),避免药物分解。

  兽用阿莫西林不宜与酸性药物混合使用(如柠檬酸),避免形成沉淀。

  避免与氟苯尼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四环素类速效抑菌型抗生素合用,以免产生拮抗作用,干扰抗菌效果。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