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场中,小猪出生后一吃奶就拉稀以及母猪出现泪斑老皮的现象较为常见,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小猪的生长发育,还可能降低养殖效益。深入分析其成因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保障猪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原因分析
1、小猪拉稀
病原感染:大肠杆菌、轮状病毒、传染性胃肠炎(TGE)或流行性腹泻(PED)等。
母猪奶水问题:奶水质量差(营养不足、霉菌毒素污染)或乳房炎。
环境应激:产房温度低、湿度高、卫生差。
管理疏漏:未及时吃到初乳、奶头不清洁。
2、母猪泪斑与老皮
呼吸系统疾病:蓝耳病(PRRS)、流感等导致泪腺分泌异常。
慢性毒素蓄积:饲料中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长期摄入。
营养缺乏:维生素A、E或锌不足,导致皮肤角化异常。
寄生虫感染:疥螨等体外寄生虫引起皮肤病变。
环境问题:氨气浓度过高刺激眼部。
二、解决方案
(一)改善母猪健康
1、营养优化
提供优质全价饲料,添加复合维生素(重点补充A、E)及锌。
使用胆汁酸、脱霉剂排毒解毒。
定期检测饲料原料,避免霉变。
2、疾病防控
疫苗免疫:针对蓝耳病、圆环病毒等制定免疫程序。
驱虫管理:定期用伊维菌素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呼吸道病治疗:若确诊细菌感染,使用替米考星、氟苯尼考等药物控制。
3、环境管理
加强通风,降低氨气浓度(建议<15ppm)。
定期清理猪舍,使用干粉消毒剂保持干燥。
(二)控制小猪腹泻
1、病原针对性措施
①细菌性腹泻(如大肠杆菌):
口服补液盐(葡萄糖+电解质)防脱水。
使用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等敏感抗生素(需药敏试验)。
②病毒性腹泻(如PED):
确保仔猪吃到初乳(母源抗体保护)。
对发病仔猪腹腔补液(葡萄糖盐水+维生素C)。
③球虫感染:
使用妥曲珠利灌服。
④肝源性腹泻:
母猪带毒仔猪肝受损导致的腹泻,5g/头胆汁酸罐服,立马见效。
2、管理优化
产房温度维持30-32℃(仔猪腹部保暖)。
出生后1小时内辅助吃足初乳。
哺乳前用0.1%高锰酸钾清洗母猪乳房。
3、疫苗预防
母猪产前4-6周接种大肠杆菌K88/K99疫苗、PED疫苗等。
(三)综合防控策略
1、全群健康监测
定期检测猪群抗体水平(如蓝耳、伪狂犬)。
对死亡仔猪及母猪鼻拭子、粪便送检实验室,明确病原。
2、批次化管理
实行“全进全出”,彻底清洗消毒产房。
空栏期≥7天,用火焰喷枪+戊二醛消毒。
3、生物安全强化
严格人员、车辆入场消毒流程。
控制鸟类、啮齿类动物传播病原。
三、后续跟进
1周内:母猪泪斑减轻,皮肤状况改善;仔猪腹泻率下降。
2-4周:通过疫苗免疫和营养调整,猪群整体健康度提升。
长期:建立系统化防控方案,减少类似问题复发。
建议持续记录生产数据(如断奶成活率、腹泻发生率),定期复盘管理漏洞,逐步优化猪场运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