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副猪、传胸、链球菌、附红细胞体的疾病特征与用药选择

来源: 互联网   2025-03-27 15:21:36   查看:  次

  猪场常见的副猪、传胸、链球菌、附红细胞体的疾病特征与用药选择:



  1、猪副嗜血杆菌:

  ①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荚膜,血清型有15种;

  ②猪只发病特征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呼吸困难为主;

  ③主要以呼吸道、伤口感染,仔猪发病率最高,与应激和猪只体质相关;

  ④症状特点:猪只发烧、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消瘦;猪只肩关节、后肢关节肿大(胶冻样渗出)、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猪只肺脏、胸膜、腹膜、心外膜纤维素性渗出、心包积液,肺脏粘连;

  ⑤治疗: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头孢噻呋钠、复方阿莫西林等;

  副猪、传胸、链球菌、附红细胞体的疾病特征与用药选择

  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①属于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有鞭毛和荚膜;

  ②有12种血清型,可分泌4种毒素,包括溶血素、细胞毒素、内毒素等;

  ③此病原感染猪只的发病机制:分泌蛋白酶,降解呼吸道粘膜抗体,并增殖;分泌黏附素,具有吸附作用;分泌渗透因子,增加猪只血管通透性,并导致猪只出血性病变;

  ④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猪舍环境差时,发病率高;

  ⑤症状特点:猪只发烧40.5-41°C,皮肤发红发绀,腹式呼吸,死猪口鼻分泌血色泡沫;肺脏病变出血溶解,纤维素性肺炎、肺与胸壁粘连,气管内充满白色或血色泡沫;

  ⑥用药: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

  3、猪链球菌:

  ①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粘膜感染;

  ②3-4周龄仔猪发病突然死亡,发烧41-42°C;

  ③猪只呼吸困难伴咳嗽,鼻镜干燥,分泌粘性鼻涕,眼睑潮红;

  ④猪只颈腹、四肢发紫或出血,体表淋巴结脓肿,化脓性关节炎;

  ⑤猪只运动失调、倒地持续划水状运动;

  ⑥症状特点:猪只肺脏水肿、心外膜斑点状出血、脾肿大,肝肿大变脆,胃肠粘膜浆膜点状出血;

  ⑦用药: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复方磺胺嘧啶钠等;

  4、猪附红细胞体:

  ①属于立克次氏体病原-附红细胞体所致的热性、热性溶血性疾病;

  ②通过蚊虫叮咬、伤口粘膜、接触猪只带毒排泄物感染,母猪也可通过子宫感染胎儿;

  ③发病机制:附红细胞体依附于猪红细胞导致变形,变形红细胞抗原发生变化,被自身免疫系统视为异物,经过脾脏时会被清除并溶血;

  ④症状特点:猪只急性感染时,出血增加,酸中毒或低血糖症,血液稀薄;断奶猪多发,发烧42°C,皮肤发红充血(针点出血)或发白,粘膜黄染,耳郭大理石样纹理暗红色;猪只先便秘后排黄色水样腹泻,尿液酱油色,母猪流产或产弱仔;

  ⑤用药:强力霉素、土霉素、血虫净等;

  5、猪瘟:

  ①属于单链RNA病毒,血清型单一,毒力差异大;高致病毒株可致急性发病和高死亡率;中等毒力毒株可致亚急性、慢性传染;低致病毒株导致猪只胎儿死亡或弱仔,弱仔可存活数月,并持续散毒;

  ②猪瘟在PH5-10的环境中稳定,对脂溶性、醛类消毒剂和3%烧碱敏感;

  ③猪只可通过口、鼻、眼腺分泌物、粪尿散毒;

  ④症状特征:发烧41-42°C,扎堆,先便秘后腹泻(黄绿色水样稀粪),眼睑分泌物粘连,皮肤出血坏死,淋巴结出血大理石样,雀斑肾,脾梗死,粘膜出血坏死;

  ⑤出血性病变原因:猪只血管内皮细胞变性、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合成障碍、循环障碍;

  6、猪口蹄疫:

  ①属于单链NRA病毒,有7个血清型,且之间没有免疫保护;

  ②口蹄疫通过口鼻、消化道、皮肤粘膜感染,通过气溶胶传播;

  ③症状特征:初期发烧,蹄、口腔、腹下出现水泡,破裂后形成溃疡;仔猪出现心肌炎死亡率高,心肌变性虎斑心,病毒血症持续3-5天;

  7、猪蓝耳:

  ①猪蓝耳病毒属于单链RNA,易变异,对热和PH敏感;

  ②通过鼻腔分泌物、粪便粘液散毒,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怀孕母猪和仔猪最易感,并可在猪群之间持续传播;

  ③症状特征:妊娠母猪:流产、早产、产死胎、自溶胎、木乃伊及弱仔,假发情和返情率高;保育仔猪:腹式呼吸、后肢麻痹、耳发绀,眼睑肿,间质性肺炎水肿充血,红褐色斑块;

  ④发病和免疫损伤机制:蓝耳病毒在猪只粘膜、肺脏巨噬细胞复制→局部淋巴结和毒血症→扩散到全身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

  8、猪伪狂犬:

  ①猪伪狂犬属于双股DNA病毒,血清型单一,但毒力有差异;

  ②猪伪狂犬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皮肤粘膜和伤口传播;

  ③猪只日龄越小,死亡率和发病率越高;

  ④症状特征: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产仔数下降;新生仔猪:口吐白沫;2周龄仔猪:发烧、呕吐、黄色水样稀便、腹式呼吸、脑炎(四肢间歇划水),死亡率90%+;保育仔猪:黄色水样稀粪、腹式呼吸、喷嚏、死亡率40-60%;

  ⑤病理变化:猪只肺脏水肿出血、肝脏脾脏灰白色坏死结节、胃底粘膜出血、脑膜出血水肿、脑脊液增加、扁桃体坏死;

  ⑥发病机制:猪感染后,首先在鼻咽上皮和扁桃体复制,并感染淋巴结和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脏器;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