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简称AP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引起的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染性强、致死率高的特点。急性病例死亡率可达80%-100%,慢性病例则导致生长迟缓和饲料利用率下降,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文结合最新研究和实践经验,梳理防控要点,助力养殖户科学应对。
一、认识病原与传播途径
-病原特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分为19种血清型,我国主要流行1型、5型、7型。其毒力与外毒素(Apx)密切相关,可导致肺组织出血性坏死。
-传播方式: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猪或污染环境感染。应激因素(如气温骤变、长途运输、高密度饲养)会显著增加发病风险。

二、警惕临床症状,早发现早干预
根据病程可分为三种类型:
1.最急性型:体温骤升至41.5℃以上,口鼻流出血色泡沫,耳鼻四肢发绀,24-48小时内窒息死亡。
2.急性型:体温40.5-41℃,呼吸急促、咳嗽,呈犬坐姿势,皮肤发红,死亡率约30%。
3.慢性型:低热或不发热,间歇性咳嗽,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呼吸道疾病。
三、综合防治措施:防重于治
1.环境管理:切断传播链
-通风与温控:保持猪舍干燥,合理通风以减少氨气积聚,避免冷热应激。
-消毒灭源:定期使用2%烧碱或百菌消等消毒剂,重点清洁料槽、饮水设备,灭鼠灭虫以减少媒介传播。
-密度控制:降低饲养密度,推行“全进全出”模式,减少混群应激。
2.药物预防与治疗
-敏感抗生素:早期治疗是关键,可选择替米考星、头孢喹肟、恩诺沙星等药物,联合用药以减少耐药性。
-群体投药:在高发季节(如春秋季)或应激期,饲料中添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等,连用3-7天。
3.疫苗接种:构建免疫屏障
-疫苗选择:优先选用与本地流行血清型匹配的灭活疫苗,如含1型、5型、7型的多价苗。华派生物等企业开发的联苗(如链球菌-胸膜肺炎二联苗)可一针多防,提升效率。
-免疫程序:仔猪6-8周龄首免,间隔2-4周加强免疫;母猪产前接种可增强母源抗体保护。
4.生物安全管理
-引种检疫:新引入猪群需隔离观察30天,血清学检测阴性方可混群。
-病死猪处理:深埋或焚烧,避免污染环境,并对污染区域彻底消毒。
生猪
四、建议与注意事项
-混合感染防控:APP常与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并发,需同步加强相关疫病的免疫。
-耐药性监测:治疗前建议进行药敏试验,避免盲目用药。
-营养强化: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D、E及矿物质,增强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需坚持“环境控制+免疫接种+药物干预”三位一体策略。养殖户应密切关注猪群动态,及时隔离病猪,科学用药,并结合本地流行毒株优化免疫方案。唯有综合施策,方能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损失,保障猪场可持续发展。
一、认识病原与传播途径
-病原特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分为19种血清型,我国主要流行1型、5型、7型。其毒力与外毒素(Apx)密切相关,可导致肺组织出血性坏死。
-传播方式: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猪或污染环境感染。应激因素(如气温骤变、长途运输、高密度饲养)会显著增加发病风险。

二、警惕临床症状,早发现早干预
根据病程可分为三种类型:
1.最急性型:体温骤升至41.5℃以上,口鼻流出血色泡沫,耳鼻四肢发绀,24-48小时内窒息死亡。
2.急性型:体温40.5-41℃,呼吸急促、咳嗽,呈犬坐姿势,皮肤发红,死亡率约30%。
3.慢性型:低热或不发热,间歇性咳嗽,生长缓慢,易继发其他呼吸道疾病。
三、综合防治措施:防重于治
1.环境管理:切断传播链
-通风与温控:保持猪舍干燥,合理通风以减少氨气积聚,避免冷热应激。
-消毒灭源:定期使用2%烧碱或百菌消等消毒剂,重点清洁料槽、饮水设备,灭鼠灭虫以减少媒介传播。
-密度控制:降低饲养密度,推行“全进全出”模式,减少混群应激。
2.药物预防与治疗
-敏感抗生素:早期治疗是关键,可选择替米考星、头孢喹肟、恩诺沙星等药物,联合用药以减少耐药性。
-群体投药:在高发季节(如春秋季)或应激期,饲料中添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等,连用3-7天。
3.疫苗接种:构建免疫屏障
-疫苗选择:优先选用与本地流行血清型匹配的灭活疫苗,如含1型、5型、7型的多价苗。华派生物等企业开发的联苗(如链球菌-胸膜肺炎二联苗)可一针多防,提升效率。
-免疫程序:仔猪6-8周龄首免,间隔2-4周加强免疫;母猪产前接种可增强母源抗体保护。
4.生物安全管理
-引种检疫:新引入猪群需隔离观察30天,血清学检测阴性方可混群。
-病死猪处理:深埋或焚烧,避免污染环境,并对污染区域彻底消毒。
生猪
四、建议与注意事项
-混合感染防控:APP常与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并发,需同步加强相关疫病的免疫。
-耐药性监测:治疗前建议进行药敏试验,避免盲目用药。
-营养强化: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D、E及矿物质,增强猪群非特异性免疫力。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控需坚持“环境控制+免疫接种+药物干预”三位一体策略。养殖户应密切关注猪群动态,及时隔离病猪,科学用药,并结合本地流行毒株优化免疫方案。唯有综合施策,方能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损失,保障猪场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