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猪蓝耳病防控新视角:阴性场构建与保育舍快速稳定策略

来源: 网络整理   2025-02-11 15:36:23   查看:  次

  后非洲猪瘟时代猪蓝耳病流行趋势及防控思路发生较大变化,最为重要的转变是猪场普遍建立起良好的针对人车物料的生物安全体系,外源性输入较为彻底的切断成为许多猪场构建阴性群体的重要基础。当然,后备猪和精液的猪蓝耳病病原输入仍然时有发生。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以及两点式饲养等模式下猪蓝耳病的影响相对较小提供了更好的关于猪蓝耳病防控的思维。实际上,越来越多人认识到直接的接触传播是猪蓝耳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在中国南方,气溶胶传播被认为不是特别重要的传播方式,福建省目前众多的猪蓝耳病阴性场全部没有使用空气过滤系统。



  1影响猪蓝耳病发病严重程度的因素

  由于中等毒力的毒株在国内猪场普遍流行,目前的猪蓝耳病正越来越成为类似“机会性病毒”引起的疾病。福建省一家种猪场连续2年的检测都发现保育舍中后期出现80%~90%的高病毒血症,但是临床保育猪损失一直低于1%~2%,而同期绝大部分自繁自养猪场保育舍出现同样病毒血症时损失可以达到7%~15%,甚至更高。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影响猪蓝耳病发病严重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抛开病原的毒力强弱等因素,猪群的营养体系应该是影响猪群健康和猪蓝耳病发病程度最为重要的因素,而饲料品质特别是饲料霉菌毒素的污染水平与猪群健康的关系在非洲猪瘟之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市场上猪用饲料原料如玉米中的呕吐毒素的控制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下往往被忽略,另外市场上优质的呕吐毒素吸附剂也很少,使得国内猪群仍然受到呕吐毒素较大的影响。笔者曾经比较呕吐毒素250ppm左右和呕吐毒素570ppm左右两个水平的饲料对猪群健康的影响,低水平呕吐毒素饲料在降低料重比以及增强保育猪抗氧化应激能力和非特异性免疫以及抗体水平提升方面都显著高于中等水平呕吐毒素饲料。

  非洲猪瘟后新建和改扩建猪舍普遍存在设计不足、投入不足的现象,如今已经运营了3~4年,很多猪场已经表现出诸多问题,如风机老化、最小通风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氨气较重、猪舍湿度大等,严重影响猪群健康和猪蓝耳病的发病严重程度。

  管理水平低下,其他疫病流行,免疫应激等因素在特定猪场都会是导致猪蓝耳病发病变严重的因素。从这个意义,猪蓝耳病阳性场能否减少损失目前来说是猪场良好健康管理体系构建的事情。

  2猪蓝耳病的产房感染

  目前猪蓝耳病对猪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保育阶段的较大比例感染导致的直接损失和对后期影响以及其他猪病的间接损失。而传统的以繁殖障碍为主和产房发病为主的情况和损失逐渐弱化。产房仔猪睾丸液的持续监测可以作为母猪是否排毒的重要指标,而刚刚断奶仔猪血液样品监测可以指示产房是否发生其他感染,两者的结合可以很好了解产房感染的情况。

  对于产房感染,在了解传染源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传染源的感染是关键。如果传染源来自母猪,有必要通过良好的流行病调查,了解母猪的排毒情况和流行毒株情况,通过选用适配的毒株进行免疫,同时通过健康管理体系的构建增强猪群的健康度,减少母猪排毒和散毒。此时选用足够剂量的有效中药制剂进行母猪基础免疫的提升可以起到较好的减少甚至切断母猪排毒的效果,但是市场上目前常用中药制剂剂量严重不足,无法发挥中药的作用。如果传染源来自猪舍环境和人员等,有必要对猪舍环境和人员进行监测,找到传染源进行彻底清除。如果产房环境和人员存在猪蓝耳病病毒,在转栏操作时有必要采取措施减少这部分的散毒。

  3保育舍猪蓝耳病发病快速稳定技术

  目前通过临床大量检测发现,福建更多的猪蓝耳病阳性场母猪比较稳定,睾丸液检测持续阴性,断奶仔猪血液检测阴性,但到了50~60日龄进行检测,出现80%~90%的阳性率甚至100%的阳性率,猪群出现以喘气为主的症状,死淘率升高。笔者在一些猪场开展试验,使用足够剂量的优质中药提升猪群免疫力,结果仍然不能够完全切断保育后期的感染,但是可以明显看到感染猪体内的病毒载量较大比例的降低和临床症状的缓解。

  因此,很有必要系统分析保育舍感染发病的主要传染源。由于大部分自繁自养猪场全进全出工作做得不是很到位,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洗消和空栏,这是病毒持续传播的一个原因。但笔者观察到即使全进全出做到位的猪场,也仍然出现保育舍中后期的高比例感染。

  保育舍舍面底部清洗不彻底,风机-水帘系统清洗不彻底,吊顶清洗不彻底以及粪沟清洗消毒不彻底是主要的原因。有必要对以上环节进行监测,了解保育舍的传染源,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切断。

  由于要进行有效洗消需要更多的时间,猪场需要采取“闭群+部分清群+彻底洗消”的方式来快速稳定猪群。此时需要外销一部分断奶猪,留出足够的时间开展洗消,涉及到生产中较多的环节,猪场应该是全体动员,把洗消当作重要的事情来完成。后面通过系统监测和生产数据的收集,了解该快速切断传播方案的有效性,进一步巩固场内人员做事的积极性。

  2023—2024期间,福建省7家猪场在以上快速稳定技术指导下开展工作,加上适当的有效中药的应用。7家猪场保育舍50~60日龄的猪蓝耳病抗原阳性率都从原来的80%以上下降到30%以下,死淘率更是明显下降。其中有3个猪场由于老板更重视,洗消更彻底,保育后期的感染率下降为0%,目前有2个场已经做成阴性猪场,1个场正在逐步做成阴性猪场。

  4讨论

  猪蓝耳病的流行及其导致的疫病极为复杂,特别是病毒的变异和重组较快,给免疫和防控带来较大困难。非洲猪瘟之后国内养猪系统提升外围生物安全体系,让行业看到猪蓝耳病保持阴性的可能性。福建省猪蓝耳病阴性猪场较多的原因也是这些适度规模的猪场引入了阴性后备猪后在良好生物安全体系的加持下维持了阴性,只有少数4~5家猪场在引入阳性后备猪群后慢慢做成了阴性场。对于大部分目前仍然阳性的猪场,应该设立让猪群特别是保育猪群迅速稳定的目标,继而设立建立阴性场的目标,与专业团队配合,实现自繁自养场的猪蓝耳病转阴。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