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宝
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

双疫盾:口蹄疫与蓝耳病的综合防控战略

来源: 猪业资讯   2025-02-11 14:39:17   查看:  次

  1、口蹄疫预防

  1.1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时间

  病毒在干燥粪便中存活14天,泥浆中存活6个月,尿中存活39天。在土壤中夏季可以存活3天,冬季存活28天。

  1.2传播

  2.2.1通过人员传播与感染动物接触的人员可以保持和呼出病毒达36个小时并成为传染来源。

  1.2.2空气传播

  受感染动物的气溶胶通过空气传播,猪气溶性排泄病毒量最大,每天排出400,000,000个病毒粒子,牛对气溶性传播最易感,0~12个病毒粒子即可感染一头牛。鸟类也可以在传播中起作用。

  1.3口蹄疫的免疫

  口蹄疫存在7个血清型,这7个血清型是相互独立的病。目前来讲,猪口蹄疫主要是O型、A型和Asia1型。其中O型口蹄疫是感染最多的,

  也是最难防控的,应引起关注。需要提醒大家,O型口蹄疫疫苗对A型口蹄疫是没有交叉保护作用的。目前A型口蹄疫疫苗只有牛的,没有猪的。但是牛的口蹄疫疫苗是不能用来打猪的,猪的口蹄疫疫苗可以用来打牛。因为猪的口蹄疫疫苗需要较高的抗原含量,一般来讲,打1头猪的疫苗量可以用来打10头牛,10头牛所用的口蹄疫疫苗量只能用来打1头猪。

  免疫是口蹄疫防控综合措施之一,免疫可以降低动物的易感性;有效的免疫可以降低动物之间病毒的传播:可以减少病毒的排放数量;那么如果发生了口蹄疫,应急免疫接种疫苗能否控制疫病流行呢?试验表明,奶牛应急免疫接种效果是比较好的,其次是羊,猪的应急免疫接种效果最差,不能消灭口蹄疫,但可以减少病毒的传播数量。

  猪群中暴发口蹄疫是否可以通过免疫来进行控制仍然存有疑问。免疫不能防止传播,但可以延缓暴发。群体免疫保护率达到85%,可提供群体保护,保证口蹄疫不会发生大流行。

  口蹄疫免疫可以减低发病次数,逐渐减少环境中病毒,但不会根除疫病。

  另外,疫苗也无法保证动物不发生口蹄疫,日常的生物安全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南方一些大型种猪场,在场外一千米范围内不允许运输猪和饲料的车进入。

  1.3.1影响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影响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疫苗本身效力(有些疫苗抗原含量不够);疫苗储藏条件;疫苗使用方式(多价疫苗优于单价疫苗);疫苗毒株与流行毒株匹配性;母源抗体;免疫耐受,免疫抑制性疫病,特别是蓝耳病(如果猪场发生蓝耳病,则更易感染口蹄疫)。

  1.3.2牛口蹄疫与猪口蹄疫差异

  1.3.2.1免疫应答快慢不同:牛产生免疫应答比较快,猪比较慢;

  1.3.2.2免疫效果不同:牛的免疫效果较好;

  1.3.2.3免疫所需的抗原量不同:猪多牛少。荷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免疫猪,猪疫苗含抗原是牛的4~10倍。因此,猪的口蹄疫疫苗可以用来免疫牛,但用牛的口蹄疫疫苗免疫猪,则达不到免疫保护的效果。

  1.3.2.4感染途径差异:牛通过呼吸道感染。

  1.3.2.5排放病毒量差异:猪多牛少。

  2、关于蓝耳病疫苗最常见的问题

  2.1基因缺失蓝耳病疫苗的应用策略

  2.1.1对于种猪不稳定,生长猪不稳定的情况全群普免,首次免疫间隔4周免疫两次,此时不对仔猪进行免疫。

  2.1.2对于种猪不稳定,生长猪稳定的情况

  全群普免,首次免疫间隔4周免疫两次,此时可在2~4周对仔猪进行免疫。

  2.1.3对于种猪稳定,生长猪不稳定的情况

  每次产后对母猪进行免疫,2~4周对仔猪进行免疫。

  2.1.4对于种猪稳定,生长猪稳定的情况

  可不免疫,或每次产后对母猪进行免疫,2~4周对仔猪进行免疫。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猪瘟感染,因此,仔猪可在4周龄将蓝耳病疫苗与猪瘟疫苗同时免疫。

  2.2疫苗应用的注意事项

  1.2.1一个猪场和一个猪群仅用一种弱毒疫苗,防止互相干扰,避免重组的危险。

  2.2.2要使用毒力低,副作用小的疫苗,防止对猪群造成不利的影响,防止对猪体产生免疫抑制作用。

  2.2.3要使用同源性好的疫苗,变异毒株要采用变异毒株的疫苗。

  2.2.4要使用体内带毒时间短的疫苗,防止带毒时间过长毒力返强,防止散毒传播给非免疫猪。

  2.2.5要使用耐热保护剂疫苗,保证疫苗剂量的稳定性。(资料来源:周绪斌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

中国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中国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中国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详情广告
中国养猪网

中国养猪网手机APP端

精华推荐

双胞胎养猪网共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服务介绍 | 招聘信息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中国农业百强网站 互联网经营备案 网信认证 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网站备案

中国养猪网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10053 中国养猪网备案号: 赣B2--20110053-5 网安备案号:36010902000949

Copyright©2010-2023 https://www.zhuwang.com.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新海传媒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