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腹泻病一直困扰着养猪业,特别是病毒性腹泻危害最为严重。该病主要引起仔猪死亡、育肥猪掉膘,从而使饲料报酬降低,人工费用和药费开支增加等。在现如今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猪的腹泻病已经严重危害到养猪业的发展,应引起兽医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1主要病原及流行特点
在养猪生产中,猪病毒性腹泻病是常见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常难以鉴别。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猪流行性腹泻(PED)、猪轮状病毒(PV)是猪流行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同时其他病毒如肠病毒感染、猪腺病毒感染、星状病毒、杯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细小病毒、
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也可以引起猪只的腹泻。由此可见,猪病毒性腹泻病因十分复杂,危害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本病每年各季均可流行,目前,夏季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在上半年的工作中笔者发现在豫北地区,该类病的发病率达7.47%~12.35%,以30日龄内的猪只最为常见。
2常见猪病毒性腹泻病的特点
2.1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科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的特点,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只均可感染发病,两周龄内仔猪主要以呕吐、水样腹泻和死亡率高为特征,而1月龄或成年猪只几乎没有死亡,但是生长缓慢,饲料报酬较低。
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为8~18h,长者为2~3d或更长。严重腹泻的仔猪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腥臭。被感染泌乳母猪只主要临床症状是厌食、呕吐、腹泻,哺乳母猪发病导致无乳,造成仔猪死亡率上升。但是,偶尔也有母猪症状较轻或没有症状。
病变的主要部位在胃和小肠。仔猪胃内容物主要有凝乳块,胃底黏膜有出血点、出血斑。小肠黏膜出血,伴有黏膜脱落现象,肠壁变薄,腔体鼓胀,内有酸臭味气体,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
2.2猪流行性腹泻病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冠状病毒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的高度死亡为特征。粪便是主要的污染源,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发病率可达100%。
哺乳仔猪发病症状是呕吐、水样腹泻、脱水、食欲大减、精神沉郁、消瘦,严重者甚至死亡。病变部位主要在小肠,表现为小肠充血、肠壁变薄,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由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腹泻的发生由相同的冠状病毒引起,两者在病毒抗原形态、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方面极其相似,唯有利用免疫学和血清学来鉴别诊断。
2.3猪轮状病毒腹泻病
猪轮状病毒腹泻病是由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猪只的急性肠道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2周龄内哺乳期的仔猪,有时也有育肥猪只发病。病猪开始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呕吐,继而出现下痢,粪色黄白或黑色的水样或糊状腹泻,较腥臭,持续3~7d后出现脱水。病变主要在胃部,内部充满凝乳块,小肠广泛充血,出血,肠壁变薄,肠壁黏膜易脱落,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3病毒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3.1免疫预防接种
(1)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冻干苗,母猪产前6周和产前2周各接种1次,每次1ml,仔猪出生后通过哺乳获得母源抗体;初生仔猪口服接种0.5ml,1月龄仔猪接种1ml,2月龄猪只接种2ml,均有较好的疗效。
(2)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用于预防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用于妊娠母猪的接种,也可免疫不同年龄的猪只以获得更好的免疫力。
(3)猪轮状病毒弱毒疫苗的免疫,可在母猪产前15d和产后7d进行两次免疫,使其仔猪出生后通过哺乳获得母源抗体。
3.2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一要保持猪舍及用具清洁卫生,经常消毒,杀灭蚊蝇,通风换气,建立舒适良好群居环境;二要注意仔猪营养,把好仔猪初乳关,保证母猪饲料全价,增强母猪和仔猪抵抗力;三要在仔猪饲料中投放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让仔猪自行采食,提供清洁饮水及易消化饲料,使仔猪保持良好健康状态;四要实行自繁自养,以免引入病原;五要严格防疫程序,贯彻执行预防为主方针;六要隔离和消毒,发生疫病时应立即将病猪隔离治疗,并及时消毒和清理猪舍粪便等污染物,严格控制用具、车辆,对疫区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
3.3药物治疗
猪的病毒性腹泻无特效疗法,因此,该病的治疗要做到以下两点:
(1)对症治疗。其关键措施是防止脱水,保证病猪能喝到口服补液盐水(配方:葡萄糖20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水1000ml)。同时,为防止继发感染,应用恩诺沙星注射液,按猪体重每千克用药0.1ml(含恩诺沙星25ml),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d。或者用α-干扰素每天注射1次,连用3d。
(2)提高猪抗病能力。应补充多种维生素,提高饲料营养以增强猪体自身抗病力。
4讨论
(1)猪的腹泻病是一个症候群。引起腹泻的原因极其复杂,营养性因素、细菌性因素、病毒性因素和寄生虫因素等都能引起猪腹泻,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管理人员要求勤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猪的传染性腹泻病近几年呈上升趋势,流行规律也在发生变化,以前冬春季节多发,而现在夏季流行的情况逐渐增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有的猪场兽医工作者对猪只的混合感染的认识不够,腹泻病的病因本身就很复杂,往往不会只因一种病原引起发疾病,这就给腹泻病的诊治带来误导,耽误了最佳诊治时间。同时,应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防疫计划,全面控制疾病的发生,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主要病原及流行特点
在养猪生产中,猪病毒性腹泻病是常见的一类疾病,临床上常难以鉴别。猪传染性胃肠炎(TGE)、猪流行性腹泻(PED)、猪轮状病毒(PV)是猪流行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同时其他病毒如肠病毒感染、猪腺病毒感染、星状病毒、杯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细小病毒、
伪狂犬病毒、猪瘟病毒也可以引起猪只的腹泻。由此可见,猪病毒性腹泻病因十分复杂,危害严重,应引起足够重视。本病每年各季均可流行,目前,夏季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在上半年的工作中笔者发现在豫北地区,该类病的发病率达7.47%~12.35%,以30日龄内的猪只最为常见。
2常见猪病毒性腹泻病的特点
2.1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冠状病科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的特点,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只均可感染发病,两周龄内仔猪主要以呕吐、水样腹泻和死亡率高为特征,而1月龄或成年猪只几乎没有死亡,但是生长缓慢,饲料报酬较低。
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为8~18h,长者为2~3d或更长。严重腹泻的仔猪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腥臭。被感染泌乳母猪只主要临床症状是厌食、呕吐、腹泻,哺乳母猪发病导致无乳,造成仔猪死亡率上升。但是,偶尔也有母猪症状较轻或没有症状。
病变的主要部位在胃和小肠。仔猪胃内容物主要有凝乳块,胃底黏膜有出血点、出血斑。小肠黏膜出血,伴有黏膜脱落现象,肠壁变薄,腔体鼓胀,内有酸臭味气体,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
2.2猪流行性腹泻病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冠状病毒科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的高度死亡为特征。粪便是主要的污染源,尤以哺乳仔猪受害最为严重,发病率可达100%。
哺乳仔猪发病症状是呕吐、水样腹泻、脱水、食欲大减、精神沉郁、消瘦,严重者甚至死亡。病变部位主要在小肠,表现为小肠充血、肠壁变薄,肠内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充血,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由于猪流行性腹泻和猪传染性胃肠炎腹泻的发生由相同的冠状病毒引起,两者在病毒抗原形态、临床症状、流行病学方面极其相似,唯有利用免疫学和血清学来鉴别诊断。
2.3猪轮状病毒腹泻病
猪轮状病毒腹泻病是由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猪只的急性肠道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2周龄内哺乳期的仔猪,有时也有育肥猪只发病。病猪开始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呕吐,继而出现下痢,粪色黄白或黑色的水样或糊状腹泻,较腥臭,持续3~7d后出现脱水。病变主要在胃部,内部充满凝乳块,小肠广泛充血,出血,肠壁变薄,肠壁黏膜易脱落,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3病毒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
3.1免疫预防接种
(1)猪传染性胃肠炎弱毒冻干苗,母猪产前6周和产前2周各接种1次,每次1ml,仔猪出生后通过哺乳获得母源抗体;初生仔猪口服接种0.5ml,1月龄仔猪接种1ml,2月龄猪只接种2ml,均有较好的疗效。
(2)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油乳剂灭活疫苗用于预防猪流行性腹泻与猪传染性胃肠炎,主要用于妊娠母猪的接种,也可免疫不同年龄的猪只以获得更好的免疫力。
(3)猪轮状病毒弱毒疫苗的免疫,可在母猪产前15d和产后7d进行两次免疫,使其仔猪出生后通过哺乳获得母源抗体。
3.2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一要保持猪舍及用具清洁卫生,经常消毒,杀灭蚊蝇,通风换气,建立舒适良好群居环境;二要注意仔猪营养,把好仔猪初乳关,保证母猪饲料全价,增强母猪和仔猪抵抗力;三要在仔猪饲料中投放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让仔猪自行采食,提供清洁饮水及易消化饲料,使仔猪保持良好健康状态;四要实行自繁自养,以免引入病原;五要严格防疫程序,贯彻执行预防为主方针;六要隔离和消毒,发生疫病时应立即将病猪隔离治疗,并及时消毒和清理猪舍粪便等污染物,严格控制用具、车辆,对疫区进行严格彻底的消毒。
3.3药物治疗
猪的病毒性腹泻无特效疗法,因此,该病的治疗要做到以下两点:
(1)对症治疗。其关键措施是防止脱水,保证病猪能喝到口服补液盐水(配方:葡萄糖20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水1000ml)。同时,为防止继发感染,应用恩诺沙星注射液,按猪体重每千克用药0.1ml(含恩诺沙星25ml),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d。或者用α-干扰素每天注射1次,连用3d。
(2)提高猪抗病能力。应补充多种维生素,提高饲料营养以增强猪体自身抗病力。
4讨论
(1)猪的腹泻病是一个症候群。引起腹泻的原因极其复杂,营养性因素、细菌性因素、病毒性因素和寄生虫因素等都能引起猪腹泻,因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管理人员要求勤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2)猪的传染性腹泻病近几年呈上升趋势,流行规律也在发生变化,以前冬春季节多发,而现在夏季流行的情况逐渐增多,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有的猪场兽医工作者对猪只的混合感染的认识不够,腹泻病的病因本身就很复杂,往往不会只因一种病原引起发疾病,这就给腹泻病的诊治带来误导,耽误了最佳诊治时间。同时,应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防疫计划,全面控制疾病的发生,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