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的细菌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以关节肿胀、疼痛、跛行、呼吸困难以及胸膜、腹膜、脑膜、心包和四肢关节浆膜的纤维素性炎症为特征的综合症。本病一般呈散发,也可呈地方性流行,饲养管理不善、空气污浊、拥挤、饲养密度过大、长途运输、天气骤变等应激因素都可引起本病的爆发。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生,引起仔猪死淘率升高,中大猪饲料转化率降低,已成为全球养猪业最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着养殖场的健康发展。
1 病原学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猪格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起的可致猪全身性炎性症状如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及脑膜炎等的一种疫病。副猪嗜血杆菌隶属于巴斯德菌科、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是一种非溶血性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无鞭毛,缺乏运动性,可形成荚膜和菌毛,具有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性。该病于1910年由Glasser首次发现,1922年由Schermer和Ehrlich首次分离病原;1943年,Hjärre和Wramby将其病原命名为副猪嗜血杆菌。
副猪嗜血杆菌目前暂时分为15个血清型,还有一些菌株尚未确定血清型。在我们国内,通常认为血清4、5、12、13型和15型是主要流行菌株。副猪嗜血杆菌比较娇嫩,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差,体外存活时间很短,对温度比较敏感。通常该菌在4℃环境下可以存活一周,37℃下存活2小时,60℃存活5-20分钟,常用的消毒剂就可将其灭活。副猪嗜血杆菌在含NAD的TSA培养基上呈半透明或透明、隆起、圆形、边缘整齐、光滑湿润的菌落,直径为0.5~2mm;在含NAD的巧克力培养基上呈半透明露珠样菌落;接种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平板上,则呈现出明显的“卫星现象”,靠金黄色葡萄球菌越近,菌落越大,越远则菌落越小或无菌落生长。
2 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
副猪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因此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带菌猪和病猪。
2.2 传播途径
副猪嗜血杆菌常驻存于猪的上呼吸道,可在鼻腔、气管中上部及扁桃体等部位分离得到细菌。所以该菌主要通过空气、猪只的接触及污染排泄物进行传播。另外有研究发现,在环境卫生较差、饲养管理水平较低、断奶后的转群、混群等阶段该病的发病率较高。
2.3 易感动物
所有阶段的猪均可以感染副猪嗜血杆菌,通常1-2月龄的断奶仔猪或保育阶段的猪更易发病,其他阶段的猪只很少发病;母猪通常被视为HPs的储藏宿主,但是母猪很少排菌,所以初生仔猪的感染机率并不高,仅有极少数的仔猪被感染,成为亚临床感染;而其它仔猪由于体内有母源抗体的存在不易被感染。当猪断奶和转到保育舍时,由于各种应激和母源抗体下降,仔猪的体质和抵抗力下降,所以此时仔猪开始发病,早期没有被感染的猪只也开始被传染。发病率与机体的免疫状况和感染剂量有关,一般在10%~15%,严重时死亡率可达50%。
2.4 继发感染
副猪嗜血杆菌作为一种典型的条件性致病菌,通常以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为主。有研究表明,在健康或无特定病原体的猪群中引入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将会引起猪群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猪场一旦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会使得养猪场的疾病控制更加复杂。在临床中副猪嗜血杆菌病通常和猪呼吸道综合征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包括蓝耳病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猪圆环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以及支原体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等。尤其是发生蓝耳病的时候,猪群免疫能力遭到破坏,感染阈值下降,副猪嗜血杆菌乘虚而入,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3 临床症状
副猪嗜血杆菌病临床表现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两种类型,猪场一般以慢性感染为主;隐性感染猪不表现出临床症状,但容易传染健康猪。
3.1 急性感染
急性型主要出现在膘情较好的猪群,表现为突然同时发病,体温升高至40.5℃~42.0℃,采食量明显下降,精神沉郁,反应迟钝,关节肿胀,跛行,步态僵硬,喜侧卧,耳稍发紫,全身皮肤发红或苍白,眼结膜发绀,上下眼睑皮下水肿,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短促咳嗽,疼痛尖叫,鼻孔有黏液性及浆液性分泌物。病情严重的猪只会死亡,死前侧卧,抽搐或四肢划水样。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时,可能会转化为慢性型。此外,急性感染后可能会留下一些后遗症,仔猪和育肥猪可能会留下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母猪流产,公猪跛行;感染母猪即使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分娩时也可能会引起一些严重的疾病,慢性跛行的哺乳母猪的母性行为可能极端弱化。
3.2 慢性感染
慢性型多是由耐过猪发展而成的,常见于保育猪。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烧,体温升高至39℃-40℃,食欲不振,皮肤苍白,耳朵、颈部、腹下、四肢末梢有紫色斑块,咳嗽,腹式呼吸,眼睑浮肿,有些病猪耳根发凉,生长缓慢,消瘦,被毛粗乱,关节肿胀、疼痛,行走步态僵硬,跛行和成犬坐样姿势。病情严重的猪肌肉震颤,2-3天后死亡,也可能突然死亡。
总之,副猪嗜血杆菌已经是目前危害养猪场持续发展的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原之一,其造成的断奶后仔猪高发病率、生长缓慢以及继发感染等问题严重影响猪场的生产效益,对于该病的防控猪场应当更加关注!
4 防治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尽量做到自繁自养,全进全出,减少或避免不同年龄段猪只的混群,避免交叉污染;避免饲料霉变带毒;不同阶段和不同品种的猪只制定不同的日粮配比,保证猪只有充足的营养吸收,提升猪群自身免疫能力;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制定标准化管理流程,定时清理猪舍卫生,定期消毒,灭虫灭鼠。
4.2 药物治疗
副猪嗜血杆菌属于细菌性疾病,猪场一旦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的病症,需要使用大量的抗生素才能达到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常用的抗生素有庆大霉素、青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和头孢类药物等;但是,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副猪嗜血杆菌的耐药性上升,最终导致无药可用;并且使用抗生素过多,造成药物残留,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有条件的猪场在使用药物前先用药敏实验筛选出HPs敏感药物,及时给药,才能降低猪群损失。此外,近几年中兽药在细菌病的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包括副猪嗜血杆菌。研究表明,黄芩苷可以抑制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血管炎性反应,能够抑制副猪嗜血杆菌的毒力基因转录,对副猪嗜血杆菌感染诱导的猪外周血单核细胞炎症反应有良好的抗炎效果。金银花、板兰根、连翘、生地、麦门冬、白头翁、黄芪、党参、甘草、贝母、紫花地丁等中兽药在治疗感染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猪后,仔猪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存活率升高。
4.3 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措施。仔猪主要通过母源抗体和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来抵御副猪嗜血杆菌的感染。目前,国内猪场流行的副猪嗜血杆菌的血清型非常多,不同地区流行血清型不一,且不同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效果。因此猪场在使用疫苗前需要确定场内流行菌株的血清型,选择与场内菌株血清型一致的疫苗,其保护效果才会更加牢固。在临床中,初产母猪产前40天一免,产前20天二免。经产母猪产前30天免疫一次即可。受本病严重威胁的猪场,小猪也要进行免疫,免疫剂量按说明书执行,一免后15天再加强免疫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