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济南市钢城区巴克夏原种猪繁育基地宛如浮在绿浪之上。层层叠叠的农田与林木织就生态屏障,将这片繁育圣地隔绝成生物安全“孤岛”。110头美系巴克夏种猪漂洋过海在此“安家落户”,仅一年便繁衍成千余头规模的种群,山东“猪芯片”进一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生猪产业体系中,良种是优质猪肉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这座拥有纯净种群、先进设施和严密生物安全体系的繁育基地,将成为山东高端猪种的重要出发地。”6月26日,济南市钢城区,巴克夏猪生产性能测定及肉质品鉴研讨会上,吴家强说。
吴家强,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党委委员、副院长,研究员。
美系巴克夏
包机落户山东
起源于英国巴克夏郡的巴克夏猪,有着200余年的纯繁历史。这一由维多利亚女王亲自指导培育而成的品种,以其瘦肉中呈现出的如大理石般均匀分布的肌内脂肪而闻名于世。
“山东省虽是生猪养殖大省,育种成果斐然,但过去团队主攻方向多为市面常见的大约克、杜洛克等品种,与全国水平相比,差异化优势不够凸显。”王继英说,巴克夏育种,旨在这一方面寻求突破。
王继英,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繁育岗位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研究员。2024年初,她与国内相关专家远赴美国,精心挑选出这批平均育种指数为121.3的优质巴克夏种猪,其中,公猪17头、9个家系,母猪93头、12个家系。这些“猪中贵族”在美国历经2个月的猪场与海关检疫,于3月18日“拼机”入境,在河南平顶山完成45天隔离后,5月9日抵达钢城。7月上旬的全群血样检测显示,蓝耳和伪狂犬野毒抗原抗体双阴,猪瘟、口蹄疫和细小病毒等主要疫病的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理想。同年11-12月,82头受孕母猪诞下693头子一代巴克夏猪;今年4-5月,又有63头母猪成功产仔,可谓“猪”丁兴旺。

“第一次见它们,这批小家伙刚刚断奶,才一个月龄。”王继英介绍,选择美系巴克夏,源于其“小众”特质——全球多数地区的纯种巴克夏猪已濒临消失,唯有英国珍稀动物保护机构留存少量纯种,但目前英国巴克夏尚不具备出口中国的条件。美国NSR育种体系旗下的Cedar Ridge农场,以400头巴克夏母猪存栏量,成为唯一可向中国出口该品种的源头。
“新移民”在山东享受着“星级”待遇。巴克夏原种猪繁育基地所在的山东未来畜禽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和钢城区人民政府联合建设,山东农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和管理,无论设施设备,还是技术条件,均为国内一流。
“猪场采用正压通风,里面的空气质量仅次于医院ICU病房。”山东农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汪鲁介绍,湿帘与亚高效过滤设施,将病菌隔绝在外;全自动饲喂系统搭配精准配方,为每头巴克夏定制无限量健康“营养餐”。公猪舍、母猪洗澡间、配怀舍等功能区布局科学,粪污处理则通过固液分离车间与厌氧发酵塘实现生态循环。人员进出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外勤与内勤宿舍分开,构筑起科学高效的生物安全防线。
“新移民”
的两场考试
因生物安全原因,参观巴克夏原种猪繁育基地,只能隔着大片的葡萄园隔离带“车览”白墙蓝顶的圈舍。好在汪鲁准备了大量的影像资料,记者得以见证高清内景:蓝白色调的围栏四周,是现代化的饲喂设施。“方格间”内,巴克夏猪踩着特有的“小白靴”踱步,气定神闲。
“小白靴”是巴克夏的“六白”特征之一,另有嘴鼻、尾等六个部位长有白毛。业内人士称其为猪品种里的“特别艺术家”,气质高雅,性情温和。
即便颜值出众,王继英仍要考验它们的肉质与生产性能“硬指标”。六月,团队为在山东出生、长大的子一代巴克夏安排了两场“考试”。
6月26日,钢城区山东未来畜禽产业园国际交流中心,巴克夏猪屠宰测定及肉质品鉴研讨会举办。研讨会由山东农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主办,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养猪专业委员会协办,省农科院、济南市钢城区、省畜牧总站等单位负责人以及8位来自全国生猪育种领域的专家参会。

现场,悬挂着当天宰杀的两头巴夏克猪左半边胴体。十几位专家,目光聚焦胴体的各个部位,看颜色,试弹性,看膘厚,安静而专注。
“肌肉纤维粗细适中,背膘厚度恰到好处,符合优质肉猪的形态标准。”张勤给出外观上的评价。
张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生猪养殖与遗传育种领域知名专家,对提升中国种猪的生产效率、抗病能力和品种改良有诸多贡献。他认为,达到这样的标准,需根据猪品种自身的特质,在养殖过程中精准把控饲料配比和生长周期。
另有专家从大理石花纹、肉色等方面给予肯定。
肉质品鉴环节,工作人员分别割下一斤左右的五花、颈背、里脊等部位纯肉,放入不加任何调料的清水中,大火烧开后再小火煮20分钟。肉熟出锅,香味四溢。三块肉方被切成1厘米左右的小条或小块,端上品鉴台。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剑锋取了极小的一块,慢慢咀嚼。“鲜嫩多汁,能感受到肉质的弹牙感。”刘剑锋说,“巴克夏猪本身就有肉质优良的品种优势,在养殖过程中如注重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品种优势会得到充分发挥。”
其他专家从不同侧面写下评价。
“细嫩无渣,肉汁充盈,没有普通猪肉的干涩感。”
“脂肪部分香而不腻,咽下后口有余香,无腥气。”
…………
“猪肉肉质达到高端食材的标准,必须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养殖的全链条。现在看来,育种团队的科学指导与养殖企业完美配合,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研讨会现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黄瑞华提出。
早在5月底至6月初,王继英率团队为子一代巴克夏猪进行第一场“考试”:精准采集了356头巴克夏猪体重、背膘厚、眼肌深度、眼肌面积、体长、体高、胸围、腹围、腿臀围、管围共10项生长发育指标的相关数据。
“基本掌握了巴克夏猪在本土养殖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与体尺特征,为后续种猪群的精细化管理、遗传改良及产业化应用提供了系统性基础数据支撑。”王继英说,优良品种的选育,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肉好吃是一个方面,生产性能也要考虑,比如,100kg体重日龄要尽量缩短,料肉比也要提升。
基于两次“考试”结果,团队将从子一代中精选200头开启纯繁“山东巴克夏”之路。王继英解释:“日本鹿儿岛巴克夏猪,凭借100%鹿儿岛原产认证,年出口17万头至全球高端市场。我们把5年育种目标定为,100kg体重日龄缩短至170天内,背膘厚降至14mm内,肌内脂肪含量(活体)提高至3%以上。”
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
育出“三高新质”猪肉香
生猪养得“香”有两个标准,一是消费者吃到的肉“香”,二是养殖户收益“香”、有钱赚。为了这个目标,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全行业发力,除了种业创新,在地方猪种改良、疫病防控、精准营养等领域的成绩同样可圈可点。
“巴本一代”试验,是山东省生猪产业体系地方猪种改良的初步尝试。研讨会上,山东福藤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晋唐带来好消息:今年二月,公司利用巴克夏种猪精液与枣庄黑盖母猪配种,已育出百多头“巴黑猪”,现已平均长至60公斤左右。王继英介绍,山东地方黑猪肉质好,抗逆性强,但生长慢、背膘厚,选用巴克夏作终端父本,或将有效改良本土黑猪的生产性能。她还提出了巴杜(巴克夏、杜洛克)一代精品瘦肉猪以及类似于川藏黑猪、湘沙猪、龙民黑猪、蓝思猪等多种配套系培育的创新构想。
“通过科技与模式创新,山东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生猪产业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跨越,实现全行业可持续发展。”吴家强的话语中,饱含着对山东生猪产业未来的无限期许。
“生猪产业体系中,良种是优质猪肉稳定性的重要指标。这座拥有纯净种群、先进设施和严密生物安全体系的繁育基地,将成为山东高端猪种的重要出发地。”6月26日,济南市钢城区,巴克夏猪生产性能测定及肉质品鉴研讨会上,吴家强说。
吴家强,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党委委员、副院长,研究员。
美系巴克夏
包机落户山东
起源于英国巴克夏郡的巴克夏猪,有着200余年的纯繁历史。这一由维多利亚女王亲自指导培育而成的品种,以其瘦肉中呈现出的如大理石般均匀分布的肌内脂肪而闻名于世。
“山东省虽是生猪养殖大省,育种成果斐然,但过去团队主攻方向多为市面常见的大约克、杜洛克等品种,与全国水平相比,差异化优势不够凸显。”王继英说,巴克夏育种,旨在这一方面寻求突破。
王继英,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繁育岗位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所研究员。2024年初,她与国内相关专家远赴美国,精心挑选出这批平均育种指数为121.3的优质巴克夏种猪,其中,公猪17头、9个家系,母猪93头、12个家系。这些“猪中贵族”在美国历经2个月的猪场与海关检疫,于3月18日“拼机”入境,在河南平顶山完成45天隔离后,5月9日抵达钢城。7月上旬的全群血样检测显示,蓝耳和伪狂犬野毒抗原抗体双阴,猪瘟、口蹄疫和细小病毒等主要疫病的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理想。同年11-12月,82头受孕母猪诞下693头子一代巴克夏猪;今年4-5月,又有63头母猪成功产仔,可谓“猪”丁兴旺。

“第一次见它们,这批小家伙刚刚断奶,才一个月龄。”王继英介绍,选择美系巴克夏,源于其“小众”特质——全球多数地区的纯种巴克夏猪已濒临消失,唯有英国珍稀动物保护机构留存少量纯种,但目前英国巴克夏尚不具备出口中国的条件。美国NSR育种体系旗下的Cedar Ridge农场,以400头巴克夏母猪存栏量,成为唯一可向中国出口该品种的源头。
“新移民”在山东享受着“星级”待遇。巴克夏原种猪繁育基地所在的山东未来畜禽种业现代农业产业园,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和钢城区人民政府联合建设,山东农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和管理,无论设施设备,还是技术条件,均为国内一流。
“猪场采用正压通风,里面的空气质量仅次于医院ICU病房。”山东农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汪鲁介绍,湿帘与亚高效过滤设施,将病菌隔绝在外;全自动饲喂系统搭配精准配方,为每头巴克夏定制无限量健康“营养餐”。公猪舍、母猪洗澡间、配怀舍等功能区布局科学,粪污处理则通过固液分离车间与厌氧发酵塘实现生态循环。人员进出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外勤与内勤宿舍分开,构筑起科学高效的生物安全防线。
“新移民”
的两场考试
因生物安全原因,参观巴克夏原种猪繁育基地,只能隔着大片的葡萄园隔离带“车览”白墙蓝顶的圈舍。好在汪鲁准备了大量的影像资料,记者得以见证高清内景:蓝白色调的围栏四周,是现代化的饲喂设施。“方格间”内,巴克夏猪踩着特有的“小白靴”踱步,气定神闲。
“小白靴”是巴克夏的“六白”特征之一,另有嘴鼻、尾等六个部位长有白毛。业内人士称其为猪品种里的“特别艺术家”,气质高雅,性情温和。
即便颜值出众,王继英仍要考验它们的肉质与生产性能“硬指标”。六月,团队为在山东出生、长大的子一代巴克夏安排了两场“考试”。
6月26日,钢城区山东未来畜禽产业园国际交流中心,巴克夏猪屠宰测定及肉质品鉴研讨会举办。研讨会由山东农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联合主办,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畜牧兽医学会养猪专业委员会协办,省农科院、济南市钢城区、省畜牧总站等单位负责人以及8位来自全国生猪育种领域的专家参会。

现场,悬挂着当天宰杀的两头巴夏克猪左半边胴体。十几位专家,目光聚焦胴体的各个部位,看颜色,试弹性,看膘厚,安静而专注。
“肌肉纤维粗细适中,背膘厚度恰到好处,符合优质肉猪的形态标准。”张勤给出外观上的评价。
张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生猪养殖与遗传育种领域知名专家,对提升中国种猪的生产效率、抗病能力和品种改良有诸多贡献。他认为,达到这样的标准,需根据猪品种自身的特质,在养殖过程中精准把控饲料配比和生长周期。
另有专家从大理石花纹、肉色等方面给予肯定。
肉质品鉴环节,工作人员分别割下一斤左右的五花、颈背、里脊等部位纯肉,放入不加任何调料的清水中,大火烧开后再小火煮20分钟。肉熟出锅,香味四溢。三块肉方被切成1厘米左右的小条或小块,端上品鉴台。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剑锋取了极小的一块,慢慢咀嚼。“鲜嫩多汁,能感受到肉质的弹牙感。”刘剑锋说,“巴克夏猪本身就有肉质优良的品种优势,在养殖过程中如注重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品种优势会得到充分发挥。”
其他专家从不同侧面写下评价。
“细嫩无渣,肉汁充盈,没有普通猪肉的干涩感。”
“脂肪部分香而不腻,咽下后口有余香,无腥气。”
…………
“猪肉肉质达到高端食材的标准,必须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养殖的全链条。现在看来,育种团队的科学指导与养殖企业完美配合,取得比较好的效果。”研讨会现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黄瑞华提出。
早在5月底至6月初,王继英率团队为子一代巴克夏猪进行第一场“考试”:精准采集了356头巴克夏猪体重、背膘厚、眼肌深度、眼肌面积、体长、体高、胸围、腹围、腿臀围、管围共10项生长发育指标的相关数据。
“基本掌握了巴克夏猪在本土养殖条件下的生长特性与体尺特征,为后续种猪群的精细化管理、遗传改良及产业化应用提供了系统性基础数据支撑。”王继英说,优良品种的选育,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肉好吃是一个方面,生产性能也要考虑,比如,100kg体重日龄要尽量缩短,料肉比也要提升。
基于两次“考试”结果,团队将从子一代中精选200头开启纯繁“山东巴克夏”之路。王继英解释:“日本鹿儿岛巴克夏猪,凭借100%鹿儿岛原产认证,年出口17万头至全球高端市场。我们把5年育种目标定为,100kg体重日龄缩短至170天内,背膘厚降至14mm内,肌内脂肪含量(活体)提高至3%以上。”
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
育出“三高新质”猪肉香
生猪养得“香”有两个标准,一是消费者吃到的肉“香”,二是养殖户收益“香”、有钱赚。为了这个目标,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全行业发力,除了种业创新,在地方猪种改良、疫病防控、精准营养等领域的成绩同样可圈可点。
“巴本一代”试验,是山东省生猪产业体系地方猪种改良的初步尝试。研讨会上,山东福藤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晋唐带来好消息:今年二月,公司利用巴克夏种猪精液与枣庄黑盖母猪配种,已育出百多头“巴黑猪”,现已平均长至60公斤左右。王继英介绍,山东地方黑猪肉质好,抗逆性强,但生长慢、背膘厚,选用巴克夏作终端父本,或将有效改良本土黑猪的生产性能。她还提出了巴杜(巴克夏、杜洛克)一代精品瘦肉猪以及类似于川藏黑猪、湘沙猪、龙民黑猪、蓝思猪等多种配套系培育的创新构想。
“通过科技与模式创新,山东正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生猪产业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跨越,实现全行业可持续发展。”吴家强的话语中,饱含着对山东生猪产业未来的无限期许。